最近看了一个视频是梁东先生访谈郦波老师的,对我触动很大。内容提到儒释道是什么?它最终的归宿是什么?是打开内在的心灵世界。
什么是内心的世界呢?就是寻找真正的自我。
在孔子的那个时代,物质生活极端匮乏,那个时候“人心惟危”的外在干扰不像我们今天那么大,他们还要道心惟微,还要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呢,更何况我们今天已经是危到极处了。
如果悬崖上是个平台的话,以前的圣贤只不过是站在高处,而我们现在已经是站在悬崖边上了。今天处在一种价值断层,文化断层的状态了,再加上技术这种强大的碎片化冲击,如今的年轻一代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内心的精神世界的崩塌。
古人总说要立志,要师法先贤,曾国藩的《家训》里面讲一定要少年立大志,就是儒家讲的志向。
有很多少年立大志的例子,比如说:
而今天16、17岁的孩子,不是在做奥数题,就是在打王者农药。
“志向”的“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念头,也不是我要做什么人,它是一种打开精神空间的方式。
小学课堂上让孩子们说说理想,什么想当科学家,总统之类的,都只是念头,并不是立志。
“念头”在佛学里讲的,一瞬间有十万八千念,一息就有无数念。好多人晚上睡不着觉,想这个想那个,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老路。这些都是念头,不是志向。
“志”在甲骨文的原意是“志,心之所之”,是心要去的地方,不是你外在的人要去的那个地方,所以叫“志向”。
其实,学习应该是一种项目式学习,探讨式学习。之前提到的朱熹请陆九渊讲一课,就是围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展开的;西方教育呢,就是观察母鸡孵蛋,然后他们自己就去找素材,并记录下来,这种方式培养了他们研究式学习的能力。
可见,中国古代的书院跟西方大学都是主张研究式学习的。
后来,西学东渐,我们发现自己的技术太落后了,所以只学习了皮毛,把自己文化中的精髓和西方技术的精髓都丢了。直到今天,导致了我们的教育走进了死胡同,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疲惫不堪。
我们要用内省的方式,看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状态之后,发展出自己的定力。
(待续)
关于这一点我以后会持续更新1周左右,会从历史的角度上开始谈这个问题。如有兴趣同昨天一样,直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