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未来的样子,说不清为什么,在任何时刻我都会毫不吝啬地开脑洞。一直到临近大学毕业,我才愈发觉得自己对于“想象”二字少了以往应有的大方。
以前每次想象,每一幕都会像上演的电视剧一般栩栩如生,清晰明确;而今所有的一切却越来越趋向模糊,趋向迷离。
不是不爱想象了,也不是没有那份想象的热情了。只不过相对于生硬的现实,幻想这种微妙的东西难以生存,只有先打包沉在心底,以待能够驾驭生活的时候“再续前缘”。
可能成长就是学会慢慢地隐藏自己的天性,学会慢慢地将思维里的浪漫与现实并重,学会慢慢地对生活里所有惊讶的事情淡然。
当然,对于人来说相比于被生活磨掉所有菱角,更可怕的是那份被搁浅的热情也消失殆尽。
“考研”对于所有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那些普通的二本院校,更是被一些人调侃为考研的“生产工厂”。
关于许多二本高校是“考研生产工厂”这个话题当时引发了一定的争议。学生只会考研而忽略常识,什么都不会只知道死读书,一定的素养都没有培养好,就赶赴考研的潮流实为中国大学教育悲哀。
是悲哀吗?或许是的!我想我无力反驳。因为对于无数的人来说,考研可以称之为自己人生的跳板,考研的目标并非真正为了学术研究,只是有个研究生文凭更好的找工作而已。抛开就业一说,有多少人愿意踏上考研这条路?
再深造几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把学校教育好好算笔“时间帐”,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研究生博士十年,一共二十五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活到八十岁,那么学校教育整整占据了人生的四分之一,说实话这是场时间与经历始终对等不了的冒险,更多的人都会是那个失败了的赌徒。
我并不否认学校教育的价值,我也觉得学习是终身都要耐心对待的事情,但是四分之一的人生搁在学校里,对自己的人生来说有点不值。因为人生除了学校教育,还有许许多多应该去尝试,去经历的事情。
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在纠结考研or不考研的期间,我问过一些老师为什么要考研?老师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因为相对本科学校好就业。
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直接了当的回答,却不得不让我陷入沉思。
一个普通二本院校的师范生毕了业,没有任何家庭背景,资质平平。除了参加比考研更难的招教考试,去竞争大压力大的私立学校,去中小学生补课的辅导班,去一些教育机构的基层,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能是自己的价值观过于狭隘,但除了这些想不到有更适合的出路。
所以选择考研,选择为自己的人生争取一份更多的可能。
当然,不一定考研就是一条很好走的路,不一定研究生就好找工作,只不过这是一条就许多人而言改变命运的较为公平之路罢了。
对于双非学校的毕业生而言,老师们最先鼓励的是考研,其次是工作。但不管是哪种选择一定要为自己谋条出路,留个打算,才不至于毕了业显得那样手足无措。
某个上午,在微信新传群里看见一些学姐学长在聊阶层的事情。
意思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刚好赶上了阶层流动的末班车,欧洲日本那些国家之所以经济不景气,就是因为社会阶层有些固定,不会有多大的变动。
但是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走上和日本欧洲国家那样的路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在考研的趋势里阶层分化也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学校缩小招生比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博士开始接受直接推免,不接收考上去的,尤其是双非学校的考生。
因为就学术研究而言985、211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确确实实基本素质普遍高于双非学校。学术研究没有公平性而言,在同等的条件下接收从小资源较好的学生是多数人都更为倾向去做的事情。
所以,在现行的条件下,我们只能竭尽全力地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有时候仰望星空更像是少年的特权,对于成人而言并不适合。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选修了一堂《古今诗歌鉴赏》公修课。
给我们开设那堂课的是文学院一位非常让人尊敬的老先生,同时也是诗歌学界里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诗人。
课堂很活,没有课本,课堂所有的内容都是他自己整理的,每次上他的课都会让人格外期待。
他总是说对我来说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成就。但是就如今的学风而言,我希望你们不要让大学生活成为你们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四年。我知道大部分人会是的,但是请你们尽可能的不要成为大部分人里的一员。该学的时候就需要去学,该去积累立足资本的时候就需要去积累。
判断一个时代的好坏无非是看她有没有给你提供可能性,当她给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你却依然一无是处的时候,能怪的除了自己,也找不到理由了。
诗和远方是个极为罕见的奢侈品,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撑,她就只能是个奢侈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