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年糕,年年高!收成一年比一年高!财运一年比一年好!••••••”
大年二十左右,学校放假了,小伙伴一边嘻闹着,一边唱着童谣,大人们都在忙着做年糕。
诗里说得好: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年糕谐音“年高”,在中国人看来,过年吃年糕是再吉利不过的事了。
以前做年糕,都是纯手工制作,先将淘好的糯米或粳米放入水中浸泡一夜,然后放进笼屉中蒸熟,之后将糯米或粳米饭放入木槽或石槽中,两名男子分别站在木槽或石槽的两侧,用大木槌反复槌打。木槽或石槽旁边,需要一人不时向黏米上撒少量的水,直至木槽或石槽里完全看不见米粒。
一家做年糕,常有众人围观。邻里帮忙,家中孩子拍手叫好,打糕者汗流浃背,干劲十足,不时发出“嘿呀嘿呀”的声音互相鼓劲,满脸写着劳动最光荣。有时,新婚夫妇也一起打糕,老公敲打,媳妇加水,配合默契,干活不累。一块糕打好,他们就完成了一场秀恩爱。
糯米或粳米经过千锤万打,会变得筋道光滑。吃年糕最要紧的是三个字:趁新鲜。刚打出来,不干不硬,雪白细腻。切成小块,蘸白糖黄豆粉吃,香甜清爽,特别上瘾。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和技术的改变,纯手工制作年糕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了,已经被机器做年糕替代了。现在比较大的农村都有机器年糕厂。
成堆的柴禾叠在村年糕厂边上。虽然是柴火烧,但蒸熟米粉的是蒸汽。现代技术的发展,小型的年糕厂也把柴火通过机器转化成蒸汽了。
一袋袋浸过水的大米整齐地排着队,年糕厂里一盆盆白花花的米粉不断地从碾粉机里出来。然后等着上桶里蒸熟。
米粉蒸熟大概需要20来分钟,蒸熟后的米粉再经过一道程序,从另外一只机器出来就是年糕了。
弯弯曲曲的年糕如白色的琼浆般,从如手腕大小的铁口蜂涌而出,随着“咔咔咔~”的机器声和大人欢快的菜刀有节奏地上下起落,一段段年糕仿佛是个个可爱的溜冰娃,正溜着冰呢。
一段一段的年糕从这头溜达溜达来到了另一头,然后落到地上的大木盆里,做着年糕的人们紧张地互相帮忙,把热热烫烫的年糕拿到竹帘子上,生怕一段一段的年糕互相粘连。
做年糕,这种热闹,小伙伴们岂容错过,要么帮倒忙,要么在柴堆里玩耍。小屁孩们玩得欢,大人们喜逐颜开,一盆盆的年糕粉,一字型摆开。又是一个丰收年。
垂涎欲滴的小伙伴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出来的年糕,直到拿到一小段后才走开。
狠狠地咬一口,清纯稻米香的年糕味顿时满口弥漫,一直香到心坎里。如果再沾点红糖,绝对是美味。有些人能一下子吃掉两段大年糕呢!
做好的年糕在通风比较好的地方等它凉却下来,不粘连后才可以拿回家,拿回家也要放一个星期后,用清水储藏,一直吃到来年二、三月。
小时候只有到了过年,才有年糕吃。年糕的味道小伙伴们惦记了整整一年。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里一年到头都有年糕卖。想吃的话随时去超市里买,年糕可以油炸、炒年糕等,甚至到野外去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