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25天
原文阅读:
14.25 蘧(qú)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译文讲解: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同使者坐下,然后问道:“你们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我们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失,但总觉得还没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启发思考:
蘧伯玉,又叫蘧瑗,是卫国的大夫,也是卫国有名的贤士君子。当年吴国季札出使中原,到了卫国考察一番后,就说卫国贤人多,有六位君子,其中就有蘧伯玉。孔子到卫国时曾在蘧伯玉家住过,孔子对他非常敬重,彼此成为好友。
使者的话很谦卑,但令人感受到的不是蘧伯玉有过,而是其自觉地不断改过的精神。使者的表达反衬出伯玉不断修行,永远在克己反省、迁善改过的可贵品质。古人认为,自己贤明,自然是贤明;能派贤明的使者,也是贤明。有其主必有其使!所以,孔子称誉这位使者真了不起,认为他非常传神、恰当地表现出了蘧伯玉的谦逊精神,真是一位称职的使者。
这段对话留下了一个成语“蘧瑗知非”,一个含义是不断迁善改过之典,另一个含义代指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庄子·则阳》:“蘧伯玉(瑗字)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通“黜”)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
《左传》里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蘧伯玉善于自省改过,是迁善改过的历史原型人物。孔子对此非常肯定,他自己也说: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苏轼《次韵曹九章见赠》写到:“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儒家思想认为,人生在世,皆可为善,可为尧舜。然而,由于物欲之诱,习俗之染,人孰无过。善与不善,不在于有过或无过,而在于改或不改。人与人的差距关键是在于是否有自省的功夫和有错必改的能力。因此,迁善改过是儒家一直倡导的重要品质。
周敦颐在《通书》中有载:如若知过而改,改而为善,便为君子;知过不改,则悖理,便为恶,恶,天亦厌恶之。所以,对一个人来说,闻过则是件幸事。“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不闻过”是因为人不劝告的缘故。得别人告知自己的过错,而去改正,以至过错消释,便是有幸。听不到自己的过错,也不知改过,便是“不幸”。如若不知廉耻,则人道灭,便是“大不幸”。人的过错也犹如疾病,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只有勇于闻过则改,具有不讳疾忌医的精神和不断修身的工夫,才可能为贤人。
此外,不断修正自己、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蘧伯玉到50岁的时候依然在不断反省,觉得自己以前49年的很多认知都是错的。孔子也曾说过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话?他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说他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觉得自己老了,这说明他的心态一直是很年轻的。
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慢慢衰老。如何才能保持精神的年轻呢?那就是永远保持求知的激情和迁善改过的器量,时时刻刻都能够容纳新鲜的信息,以此修正自己的知识体系,改正以往的错误——心不老,我们就不会老。 这也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吧。今日之我,当知昨日之非,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自新;今日之我,当胜过昨日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