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校园的钟声醒来,和床再温存几分钟,迷迷糊糊的洗漱走出宿舍,忽然又想起来今天轮到我倒垃圾,又快步跑回宿舍。隔壁坦克学院的号角吹响了,我走进食堂,一个包子一杯黑米粥一个鸡蛋,走到教室正好吃完。若是黑米粥太烫了,那么挂在桌边,等到中午才想起来,课间又忘了把它喝掉。
没有和谁不好,也没有和谁要好,没有一个能每天一起去食堂的朋友,总是会显得有些落寞。刚上高中的时候,每次一下课,我就匆匆跑到朋友班,找了许久才发现她们早已结伴走掉。那时我突然和黛玉共情,偶尔会顾影自怜。这样几次后,我便不再特意去找,只是路过的时候看上一眼。后来的后来,偶然也会在食堂相遇,她们各自身边也换了几波人。不得不说我是有些嫉妒的,她们总是能很快得融入环境,而我总是局外人。
高一那年表姐结婚,因为上学我没有去成。大姨拖妈妈送了一盒北京的稻香村给我。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十一点的晚上,我和室友分享糕点,我提前挑出几块好的放进饭盒,她们问我,为什么对她这么好,我们不也是你的朋友吗。我回答,你们只是关系好的同学,朋友是需要时间验证的。她们不知道的是,她们帮我送出糕点的第二天,朋友还我饭盒,里面还有满满的车厘子。
关于友情我总是后知后觉,又患得患失的。对于朋友的定位,如果要求过高,那么你可能永远没有朋友,如果要求过低,那么朋友这个词也太过廉价。朋友大概就是自然而然的,想到她的时候心是暖的,不自觉得就笑了。有一些东西总是要等到失去或者快要失去才知道它珍贵,就好像我生病以后才知道,我到底错过了多少幸福。
我很感恩有一个朋友,让高中的我不再是一座孤岛。高一我们不同班,但是分到了一个宿舍,她和我就好像当初的我和我城里的小表妹。她说军训的时候和我朋友住一个宿舍,每次我去找朋友,她都想和我打招呼但是又不敢。她唱歌跑调,说英语带着口音,但她又十分自尊,勇敢且乐观。我们又在数学竞赛班偶遇,就好像数学的交集,范围小了,相处就会变得更容易些。她拒绝同学的邀请,会在教室门口等我吃饭。我们的老师又惯会拖堂,于是她在教室里等,我结束了就去找她,时间久了,我往她门口一站,她的同学就会主动喊她。
我们在去食堂的路上讨论这顿又吃什么,有时她会说同学又推荐了什么好吃的,食堂的什么又好吃又便宜。因此不能吃辣的我硬是陪着她吃了好几次麻辣香锅。她常常捧着习题问我,为了面子我总要把它解决掉。周五大扫除的时候,我们会绕着操场走过一圈又一圈,她说她最喜欢的毕淑敏,我推荐余华的第七天。我们一起看追风筝的人,一起诉成绩的苦,找未来的路。
高二的元旦晚会,一个同学送了我一大捧蓝色的满天星。一路上满是羡慕的目光。回到宿舍,室友就骂了,你们这些穷逼,看看人家的朋友!后又有一次泡脚,室友嘲笑她朋友猪肝色的大脚,说看看我的脚,这才是女孩的脚。大概朋友就是这样,不用有客气和疏离,也不用小心翼翼害怕失去。
高三的气氛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一切都有些痛苦和麻木。记得数学是我最爱的学科,初中的时候,尽管老师都说不需要考不到,我还是花几天的时间去总结了一个排队公式。但是高中,我分给数学的时间最少,老师总结的公式也常常忘记。学校布置的作业不算太繁重,只是自己给自己买了太多的习题,想着多做一点都是好的。他们说着尽力而为,成绩不重要,家长会时眼里是难掩的失落。有个室友每天两点多睡,白天和老师申请站着上课,然而她的妈妈还让我督促她学习。那时候我就知道,不是一味地努力就会有回报的,没有回报的付出,甚至是不被认可的。
当我感到迷茫时,爸妈说你怎么能有这种心态,我们有没要求你什么。同学觉得你酸,你这样已经足够好了,你再看看我。老师约你谈话,反而让你的心多了很多焦虑和不安。我们嘴里念着我太差了,差得只能上蚌医了,暗地里还是鼓足了劲,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同桌开始收集复读学校的小卡片,调侃着哪所学校收费更便宜。我想着再心大乐观,自嘲或嘲讽,甚至是对高考不屑一顾的人,内心也总是会有些波澜,只是高考总归会如约而至。
最后那段时间,每天中午醒来眼前都是一片黑,头晕晕的,我按照记忆摸索着往前走,回到教室立马趴下,然后又是按部就班的一天。我和别人一样,qq空间里都是什么语文乐,理综胜,这些祈福都好像是我们能做的最后努力。高考那天正好赶上生理期,我的精神很好,脸色依旧苍白。下笔时手有些抖,交卷后,便自信得走出考场,在人海中寻找爸爸的身影。总觉得低血糖才会头晕,杯子里是红枣枸杞茶,巧克力因为锡纸包装带不进考场,匆匆做完题目,竟然没什么耐心检查。最重要的那张号码666的准考证被随手放到一边,我就好像做了一场梦,十多年的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就这么简单而仓促得交了答卷,考完的第二天整理完书本,突然觉得自己除了学习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返校那天我第一次在学校穿了裙子,一条浅色的绿色连衣裙。以前考试总是喜欢下雨,而这次雨水留在了告别那天。我们从操场匆匆赶到教室,我们不再顾忌,肆无忌惮的喧哗,等了许久,只是发了一本带着毕业照的杂志,所有的仪式全部取消。就像用一场高考,我们结束了十年寒窗,学校用一张照片,和我们说了声再见。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一场同学聚会,少年的我们终于要走向远方。
真正离别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仓促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