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很深,窗外风刮得呼呼地响,想起了奶奶给我讲述的那个耕牛的故事。那年爸爸大概十二三岁,秋天收完玉米,地里瘠得厉害,得找头牛犁地,不然来年一定会影响收成。那时牛哪里有那么好找,再加上农忙时节都在耕地,找头耕牛,难上加难。
问了好几个村子,终于问到了一头。奶奶和爸爸拿着家里的几斤白面跟牛主人说了好一会儿,人家才答应借一天。
牛来了,套上犁就是干,母牛并不强壮,再加上刚生小牛不久,还在喂奶,所以犁拉的不快。爸在后面边稳着犁边往前使劲。黄昏的时候,牛显得焦躁不安起来。还有一半的地没犁完呢,牛却哞哞直叫再也不肯往前拉了。奶奶说,家里有小牛,母牛恋家了。爸爸拍拍牛的屁股,牛不动,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还有那么多地没犁完,推搡不动便一拳头落在牛背上,母牛哞一声,挣脱了犁的绳子,跑开了。
太阳快下山了,土地上洒下火红色的光影。牛更加烦躁了,鼻子里呼呼地出气,前蹄不停地踏着土地。爸不敢这时候靠近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牛跑出了田野,沿着马路,进入村庄。爸在后面跟着。
牛在村庄里一会儿跑起来,一会儿转个圈,不停地哞叫,踢踏着前蹄。又跑过一片麦地,来到另一个村庄,显然它迷路了。
太阳很快隐没在地平线以下,连最后一丝丝光辉也消释不见的时候。牛没有力气走了,也变得温顺了。爸看准了,一把搂过牛脖子,将牛摁倒在地,连人带牛倒在玉米秆堆上。牛累了,喘着粗气,还想挣扎着站起来。爸死死地抱住牛脖子。那时候牛命,比人命值钱,牛丢了,家就完了。可怜的牛呜呜的像似哭了,它也是母亲,思恋着家里的牛犊呢。
新鲜的玉米秆堆里大概是藏了好多蚊子,一不走动了,就嗡嗡嗡地围上来了。牛不断地甩着尾巴赶蚊子,爸没有尾巴,也腾不出来手,就任由蚊子去咬,腿上,胳膊上,脊背上黑压压一片。
人们家中的灯光亮了,烟囱里冒出了跳跃着的星火光。大家都在吃饭了,蚊子也快吃饱了吧。晚饭后出来乘凉的人们发现了爸和牛。看到一个干干巴巴的孩子在摁着一头牛。好心的人们赶紧找来一根麻绳拴在牛脖子上,爸就牵着牛还回牛主人家了。
第二天一早,一对母子早早的来到地里。爸套着犁在前面弓着腰艰难的拉,奶奶在后面张开臂膀把着犁。母子俩一同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