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到学校,手机微信里弹出一条消息:老师,我今天请一天假。我看是小星发来的,按捺下心中的不悦。
平时再三强调为了保险起见,请学生电话请假,而小星上次请假不打电话不说,微信请病假两天,竟超出两天也沒打个招呼。家长群里他的家长留的是他的姐姐,并不是他的父母。
私下也了解了他家的情况,情况特殊。一家五口,奶奶和父母都是残疾人,姐姐和他健全,姐姐正上大专。父亲是听力不好,母亲是说话能力弱。总之听他姐姐说和父母交流困难,有啥事联系他姐姐。
小星姐姐我打交道不多,但两次打交道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学校统计家庭困难学生情况,资料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周多,都没见反应,到催交资料时却说咋不早说;一次是学生正上课期间小星姐姐打电话来说有非常紧急的事,原来是询问弟弟她母亲的微信支付密码。
经过两次事情,我不大愿意与小星姐姐交流。于是添加了小星妈妈的微信,虽然平时不咋联系,但有啥事可以直接告知。
鉴于小星的特殊情况,看到微信消息后,我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他母亲说话确实连不成句,只好让小星接电话。原来是他姨家孩子过二十天,因母亲的残疾情况,他姨让他陪他母亲去赴宴。我心里很是不解:学习这样紧张,家长不便就必须孩子陪同赴宴,耽搁学生学习吗?自己家的情况特殊,庆贺的方式必须亲临吗?发红包不行吗?红白事有些事孩子不去也有违常理,但总不至于每次宴席都要孩子参加么?小星在电话那头强调说,他姨让他去。我心里很是恼火,就让他问问他上大学的姐姐该不该去。我生气地说:“反正我没准假。”就挂断了电话。一会儿他微信回过来:“我姐说如果姨急的话他就去。”
那天小星终于没有来学校。
第二天小星到校,我询问他详细情况,才知道是他堂姨的孩子过二十天,堂姨在邻县那边,陪他母亲搭车倒车,忙了一整天。他姐后来在微信回复的“一会小星就到校去”只不过是一种托辞而已。
老师当天讲的课不知他耽搁了弄懂了没有,当天布置的作业也因此不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