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记得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他拿着作业本问我:“妈妈,这个字的笔画顺序是怎样的?”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神,我放下手中正在看的书,弯下腰耐心地给他在本子上描画了一遍,然后告诉他:“宝贝,学习就是要这样,不要怕写错,只要你肯学,肯定能学好。”
儿子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兴奋地凑近我:“妈妈,我们老师说了,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只要大胆地说,对错没关系。”
我被宝贝的话语一下子镇住了,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可以把学校墙上的标语记得这么清晰。作为父母,我很欣慰,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除了学到了文化课知识,还能在精神领域得到极大的鼓舞,这对他未来的学习之路是极其重要的。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以后能走多远的路。学校从一入校门就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我,对他们以后进入社会,践行“在其位谋其职”的岗位职责,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敢想敢说又敢干的人,实在太重要了。
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教育无处不在,在家里,在学校,在上下学的路上,在我们所能看见的每一个地方。所以,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父母兄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鼓舞和唤醒身边的人,不仅有孩童,还有同事、朋友、亲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上来,让他们成长为真正有用的人,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大胆地去探索,大胆地去研究,成为中华复兴之路上最有力的推动者和创造者。
在我思绪良多的时刻,儿子拍了拍我的肩膀:“妈妈,我们体育老师说,让我们买一个可以计数的跳绳,以后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我反问儿子:“宝贝,你知道加强体育锻炼有什么作用吗?”儿子歪着头想了一下:“哦,我知道了,除了锻炼我们的身体,还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我摸了摸儿子的头:“宝贝,变聪明了就更能报效祖国了对吧?”儿子很认真地点点头:“嗯!”然后安静地去收拾第二日的书本了。
这让我想起了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在这篇论文中,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体育的内涵、作用和地位。文章指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是基石,那句“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的呐喊,像深夜的一道惊雷,惊醒了国人,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不仅要有睿智的头脑,还要有强健的体魄。
纵观体育的发展历程,几代国家领导人孜孜不倦地提出并践行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决心从未改变,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现在的中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儿子学校组织的户外探索活动,还是学校内部的春秋季运动会,或者家长在课后陪孩子参与打篮球、跑步,抑或是各地陆续举办的马拉松等活动,都是对体育最好的诠释。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好身体,才能保证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将来投身社会实践的时候,才能发挥更大的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多贡献一份力量,由此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建设中来,形成良好的教育循环和人才培养,让民族大计充满希望,社会发展充满动力。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9月17日成功返回地面,航天员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际空间站组合体中驻留90天,创造了我国太空驻留最高时间记录。
在三位航天员升空的当天一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儿子这个重大喜讯,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咱们中华民族真的太棒了!”“是的呀宝贝,你要努力学习,咱们以后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哦!”“妈妈,我一定会努力的!”
送儿子去上学的路上,我们打开收音机,听了一路关于神舟十二号飞天的相关报道,晚上回家推开门的一瞬间,儿子高兴地跑到我的身边:“妈妈,三位宇航员已经成功上天了!”“咦,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老师说的。”
当时的我很高兴,学校不光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让他们关心时事,让他们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这一点,有助于孩子未来成长为一个有大格局、有长远眼光的人。
在宇航员太空工作的三个月里,儿子时不时地问我关于宇航员的动态,他们吃什么喝什么,怎么锻炼又怎么出仓,问了好多相关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也尽量去多了解一些航天知识,弥补自身知识缺陷的同时,也能帮助儿子解答心中的疑惑,两全其美。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儿子学校110周年校庆之年,是三位宇航员登上中国人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划时代之年,于历史、于现在、于未来,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但是为了这一年的到来,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用生命的代价和夜以继日的努力,才换回了今日的伟大胜利。
从屈原汨罗江以身许国,到周恩来铿锵有力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中华路小学“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公民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一个普通一年级学生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到全民关心国家命运走向。一个人的未来,一个学校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将变得不再遥不可及,梦想的实现也不再只是海市蜃楼,而是成为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才实干。
教育从娃娃抓起,精忠报国从强大小我开始。少年强则国强,这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真理。
未来的道路依然艰险重重,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吾辈应自强不息,主动肩负起时代重任,教育好下一代,培养振兴中华的希望之才,不忘初心,将中华文明一代代传承下去。
以独立寒江的勇气,“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