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依赖笔记,可晚上的课程安排从头到尾都是体验,连拿笔和本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只能凭不那么靠谱的记忆力写下这篇体验谈了!
开课伊始,伙伴们针对不同学派对咨询关系的看法是什么?什么样的咨询关系是舒服的?什么样的咨询关系是有建造性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精彩观点。
认知学派,怎么说关系?
“认知行为疗法技术与应用”中:合作关系,看重来访者的“参与性”。学习“新技巧”,修正“动机”。指引者,顾问,但不是教导者。指引者是治疗师的首要角色,偶尔作为提供信息的角色。实践科学家也是另一个重要角色,为来访者提供当前和以后可以使用的“模型”。以成人的方式相处,袒露你的观点,分享你的知识。
伙伴理解的认知的关系,一个认知多者和一个认知少者的关系。是一种权威崇拜模式。整个体验就是我相信你的东西,然后看看它在我身上,大脑内会发生什么。
正念和聚焦的区别,都是冥想。聚焦自己提问自己,正念让问题浮现。认知就像聚焦,人本就像正念。
1.怎么样的咨询关系是舒服的?
伙伴认为就是认知,一,介绍新认知和模型,满足了他认知太少,在自我联想时思维认识的局限。讲解治疗因子每一步的作用。学习和治疗的合体。二,作业,有自我学习感知的时间,也有和治疗师咨询时间外的连接。三,提高了来访者的自控能力,时间短,见效快,有引导性,从行为影响心理。
2.怎么样的咨询关系是建造性的?
伙伴觉得是人本,可以让人自己建立思维模型,自己选择。帮助来访者培养选择的能力,外部改变为基础的“调试”,和内发的责任承担。“帮助”来访者。愿意内省,兴许宽容度高,乐于探索自我的来访者会收益更多。“激发”来访者潜能来改变自己。看重“立场”,“情境”。
“存在-人本主义治疗”
舒服和建造性上的感觉,伙伴在思考为什么目前首选认知时,发现认知的东西是刚好满足他现在目标的,而人本的东西让他感觉有些费劲。他觉得是阶段性问题,从认知入手更容易,最后终点是人本。他心里有些小看认知,高看人本。对于精分完全是因为条件反射式的反感老派。
我本人在这方面更倾向于人本主义中的“来访者中心”理念。比较认可“既然心理疾病是由患者对他们所遇到的某些“邪恶”客体的内化所致,那么,如果治疗师能够成为他们遇到的“善良”客体,以善去恶,治疗就会成功”“来访者是最能解决自身问题的那个人”等类似的观点。
各位是如何理解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的呢?请用一个比喻来加以说明或者直接以在场的伙伴为“人偶道具”现场呈现出来。接下来老师便向大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伙伴们就此各抒己见,并积极投入到生动有趣的排列游戏中……
我把咨询初期,中期,后期的咨询关系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伙伴们就此过程发表了各自的感受和观点,从而使我得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自己对咨询关系的理解存在的偏颇之处。后来分别亲身从来访者和咨询师的角度感受了一番之后,发觉自己的原有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由于缺乏实际的咨询经验,我对咨询关系的理解仅能停留在自己肤浅的想象层面,容易过度理想化,缺乏真实性。实践胜过理论和想象,亲身经历不同的角色会更实际地体会到各个角色真实感受,从而也能够学会多维度全方位地去思考和把握问题。
整个体验过程中真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