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节日。几千年来,延绵不断,彰显了中国人民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这一日,各地举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形成了各种的风俗习惯。
无锡将瑞午叫端阳。据说以前有很多的礼节,但一般的普通市民,在端阳通常会这么做:
端阳早上吃粽子。这是多数家庭的选择。
包粽子,在无锡的过去即六七十年代,临近端阳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我家住在有十几家人的大杂院里 ,但见各家的门口都会有一个圆木盆,有放在水里的粽叶。这粽叶又宽还长,碧绿生青,都是从市场的买的,产于太湖边的芦苇荡。也有人到湖边去采摘回来或是有住在湖边的亲戚送的。
但见包粽子的人把绳子咬在嘴角,将两张粽叶挽成三角状,塞上糯米和赤豆或猪肉丁等,用一张粽叶盖上,整理一下。将嘴上绳子用手将粽子扎紧,就算大功告成。
我家是西北人,不太会包粽子。头两年对门阿婆会送我家几个,后来我妈妈不好意思,也随大流,也学起来。妈妈是一个极聪明的人,第一年包的粽子,一点也不输老无锡。
无锡人一般粽子有四种:白米粽、赤豆粽、肉粽、豆瓣粽。粽子的样式有小脚标粽,三角粽。
而当今的粽子市场上,有各种不同口味的,这是另一说
粽子包好后放在铁锅中在煤球炉煮开,后用小火焐一晚上。第二天便清香的粽子便可出锅了。有的人还将粽子与鸡蛋或鸭蛋放在一起煮,出锅时便有粽子的清香味。
家里是大家庭的,长辈们将粽子作为礼物送给子女或者亲戚朋友品尝。
端阳早上,将早已煮熟的粽子重新煮后捞到碗或菜盘中,撒上白糖吃。吃起来肉粽最受欢迎,其次是赤豆粽、白米粽。
近年来,裹粽子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大部分人都外卖。各种出品杂乱。而我只知道无锡穆桂英的粽子最好。
吃咸鸭蛋
每逢此节,菜市场的咸鸭蛋摊位比比皆是,据说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无锡市场上卖得最好的是高邮咸鸭蛋。
家门口挂菖蒲
每到端阳早上,菜市场总有卖菖蒲的小贩。长长的菖蒲叶配上桃树上挂着两只小的毛桃,还绑着大蒜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听说是驱邪避障的。因菖蒲形状似剑,老百姓认为是斩妖除魔的强大利器,
菖蒲买回家就挂在门上,我每年都会买。如今的门质都铁合金的,只好用不干胶封条贴起来。
吃端阳午饭
无锡人过传统节日全家聚餐,都是吃夜饭。如八月十五日叫八月半夜饭。冬至叫冬至夜饭。大年三十日叫大年夜饭。只有端阳吃中午,无锡人叫吃"昼"饭。
端阳那日除了早上吃粽子,中午吃端阳午饭。
端阳午饭比较隆重,但与其他节日比较还是要逊色一些。
八月半、冬至、大年夜饭都是团圆饭。要求该出席的家庭成员都必须来。特别是大年夜饭无论如何都要到。而端午节则可以自选。:
端午饭的菜肴比其他节日要少一些。有不少人家饭桌上会有新仔鹅和黄鱼。还会喝雄黄酒,避避邪气。
幼童穿虎头鞋,画王字。
在二十世纪,很多人家过端阳,会给幼儿买双虎头鞋穿。还会给孩子在额头用雄黄涂写个“王”字用来压邪。
我女儿小时候穿过虎头鞋、额头还画过王字,可到我外孙这一辈子就没有这么回事了。
毛脚女婿上上门送礼
所谓毛脚女婿,是指恋爱双方婚姻关系己得到双方父母认定,但尚未结正式结婚的女婿。
无锡人的女婿逢年过节,总要给丈母娘家送礼。而且都有不同,中秋节送月饼,冬至送汤团,大年夜送大青鱼。而端阳当然送粽子啦!
当然这些是基本时令礼品,其他附带就要看未来的丈母娘家的喜欢及需求啦
总之端午节是喜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