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中一本万利的生意经

与弗菩萨做买卖,用行善买福报,对吗?

前边分析了凡先生的做法与其理论的矛盾,其中提到根据历史事实,有了凡先生的同僚批判他“与gui神交易”(事实好像确实如此),指责他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愿望而刻意行善求福报,可先生没理会,还是坚持做。那么,先生这种与gui神交易,又是焚香告帝,又是夜梦神人,还在暗室中亦恐得罪天地gui神,还同弗菩萨做买卖,或者请就五台山回向,或者斋僧一万,以此来换取回报,且如此高调,只为要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到底对还是不对呢?

先给绝对肯定的答案:对、正确、没问题!来看原因:

第一、行善积德总归是好事。了凡先生所做,“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还有第三篇十善例所举,也都是救人助人、公正执法、舍己为人等等行为,这些皆是社会公认的好事善事,无论古今中外,宗教理学,无不是社会极力推崇的,放到现在,也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先生行善,完全没有错。

第二、刻意为之,好过啥都不做,且前者贡献比后者大得多。陈光标高调行善,遭来众多非议,甚至有人指名道姓的骂其虚伪,但了解善本质的知道,陈光标所做虽为阳善,于美中略显不足,但他的高调,毕竟让慈善基金及善款多出几十亿,比之没有,还是功德无量,再比之啥都不干捐十块钱都抱怨的键盘侠、口水客、妒忌党,其情操要高出百千万倍。

第三、这是一种心理暗示,给自己动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先生努力行善以换取福报,其实只是一种精神夙求,真正实现的愿望的原因,还是自己努力改掉不良习惯、努力读书、积极上进的结果,所以通过行善给自己动力,给自己一份心理暗示,给自己一个理由,这样做怎么了,没毛病啊,就像所有中国人的“找了人好办事”,或者“不给大夫红包大夫就不给好好做手术”的心理障碍一样,人人都有,没啥大不了的。

第四、当下社会需要这种刻意而为。如果人人都刻意而为来行善,世界必然变得更美好。当今世界,之所以还没那么多的恶,就是因为缺乏信仰、追求、方向、目标,茫然且迷失的人们,如果他们都能有幸读到《了凡四训》,能够知道通过行善可以换取福报,实现理想,谁还会去偷盗、抢劫、贪污,如果个个行善,人人慈悲,那不用疏导,不用教育,不用法律,社会自己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何等的有价值、有意义。

第五、做买卖没有错,各取所需、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而已。假设要是真有gui神,真有弗菩萨,并且他们手里还真的掌握着财富、官贵、成功、健康、长寿这些稀缺资源,那么编者相信,这些好玩意一定不是随随便便分散、按人头平均的,他们必然有一套合乎情理的分配方案,否则全世界的财富分布就不会出现二八法则,也不会有“嘉奖”、“功德”、“福报”这些名词,所以,人行善做好事,鬼神奖励给这些人,是完全的等价交换,合理无比。

第六、没有先生刻意而为、一生行善,就不会有精辟总结,更不会有《了凡四训》。这一点,本段标题就直接总结了,好像没必要再细聊,总之感谢了凡先生,留下这笔宝贵财富。

第七、要感谢先生的行为给了我们前车之鉴。先生没经验,是先行善,后感悟,再总结,才有的真假、端曲、阴阳、半满、大小,这就让我们后辈知道,要把行善和私心分开,行善是行善,私心是私心,不混为一体,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功德圆满,因此,笔者感谢先生。

分析完毕,总之一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锯响就有沫,就一个字,干吧!行善功高,干就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133评论 1 35
  • 了 凡 四 训 目录 第一篇、立命之学​4 第二篇、改过之法​15 第三篇、积善之方​21 第四篇、谦德之效​40...
    安然Bella阅读 2,167评论 0 9
  • 诚实面对自己,改正自己的过失,积德行善,学会自省,做自谦的人。 第一部分是参照《了凡四训》白话文提炼出的几个要点。...
    小兮淼淼阅读 2,511评论 0 49
  • 第三篇 积善之方 上一篇所讲,改过的种种方法,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
    大圣书斋阅读 1,052评论 0 2
  • 前几天看到文友的一篇文章,说实话文章我没点开看,但文章的题目《《了凡四训》一本被朋友多次强烈推荐的书》就引起了我的...
    水晶梦qun阅读 910评论 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