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带女朋友回家,临回北京的前一天我女朋友说去买两份泡面,留着明天坐火车的时候在路上吃。当时我女朋友想看一下生产日期,我说别看了,肯定不会过期。我的判断理由有三个:第一因为是镇上的超市,人流量肯定比我们村大;第二是现在农村的收入提高了,大家的消费能力肯定更好,东西应该不会太长时间卖不出去。第三那个超市已经开了很多年,规模也不算小,我小时候就有,至少也得20年了,产品应该还是有保障的。
让我没想到的是,等回家后仔细一看,那两桶面真的是过期的。可怜,我自信的判断是错的。
最近一次回家,我去村里的商店买东西,当我要去货架上拿一包糖时,老板好心跟我说那些糖已经过期了。
我想这两个老板在进货的时候肯定也会看一下生产日期,这些商品之所以会过期应该是因为太长时间没销售出去导致的。
1)村里的空房子越来越多
通过对我们村的观察,你就会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变化,大批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里定居。我统计了一下我们村,发现最年轻的人就是70年代的,而且还能数的过来。等到80年代后出生的人,一个都没有在村里的了。
以前我还没有察觉,这次回家我妈说你看咱家这一排,一共五户就剩咱家和后面这两家了。旁边那一排,一共8户,等中间的一户搬走后(男人在镇上找了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要搬到镇上),就只剩下一户了。
一种情况是如果老人去世了,孩子又不在家,那么这个房子也就空了。另一种情况,假如家里的男的去世了,孩子就把他妈接到城里或者是女的改嫁到别的地方,这样房子也就没人住了。
农村的这种变化也是源于国家的政策引导,人口城镇化的大趋势,除了几个一线城市外,很多地方都在打消户籍的壁垒,提供一些有利条件吸引农村人进城。据公开资料显示每年平均有1300万人到城市落户。
2)收入的提高并没有促进商业的发展
我以前听一个福建的朋友跟我说,他们那边父母不承担帮孩子买房的责任,孩子将来住的什么样,完全靠他自己。父母也都看得开,不会因为孩子一时没有买上房,娶不到媳妇,就很着急,然后各种帮助。我不确定这是真是假,也不知道这个做法是发表了福建全省,还是只是个别情况。
我也不能完全说北方怎样,但至少在我们山东,父母是都会帮着孩子买房的。父母之所以能给孩子买得起房也不是因为收入高,而是因为赚钱的时间长。假如孩子是在30岁买房,理论上来说父母就有这30年的时间去攒钱。父母成家需要的钱,有爷爷奶奶,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拿我们村的情况来说,之前的10年由于苹果(我们那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的价格低,所以其实没挣着什么钱,账户上的余额主要是后20年积攒的。
年轻人要想留在城里的基础就是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在我们那里很多人定义的城里的标准是地级市,如果在县级市买房的话,还不算,这样就提高了买房的成本。
给孩子买房这事,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必须的,但父母却会把这当成是自己的义务,或者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愿望。对于村里的人来说,手里的钱始终是有出处的,一直都有攒钱的意识,自然就不舍得花钱。
当然除了收入低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消费意识不高。而伴随着优越条件长大,消费意识强的这些年轻人又不在农村。
商业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是人流量和消费水平,这两者都没达到,商业的薄弱也就可想而知了。
3)基础设施变好了
村庄有一点变化是利好的就是基础设施,道路比以前更好了,夜晚也有路灯亮。大家也愿意去兴建一些工程,让种苹果更省力,例如灌溉果园的水管通道。总的来说,人们的收入还是提高很多的,居住环境也改善了很多,但是在吃、穿这方面依然很节省。
结语
我女朋友跟我说,你不是说要等老了后回家养老吗,估计那会你们村更衰败,都没法回去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父母和家里的长辈亲戚都不在农村了,也就没什么理由回去了,即使回去了也不知道去哪。人少了,村里的很多设施得不到维护,居住基础就会变得更差。另外就是当大家都离开后,也不见得回去的人有多少,零散的几户就会显得特别孤单。一个地方如果没人气,又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物质利益,仅仅靠着乡愁恐怕动力不足。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忘了具体的内容,大致表达的观点是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在城市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回农村,等到我们下一代或许想回都已经回不去了。
有的人会觉得没必要思考这问题,既然出来了为什么要回去呢?有些到了城里的人,即便已经有车有房,但要想维持住现在的生活质量还是要靠父母每年给的补贴。如果自己收入不高,有一天这个补给又没有了,不知道会不会考虑回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