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份奥马哈都有一次数万人规模的朝圣,原来是沃伦.巴菲特执掌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召开的股东大会。在这场投资者盛会上,全世界的投资者们都希望从巴菲特(87岁)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93岁)身上,取走些投资秘籍。而巴菲特也把股东大会当做是一次传教,向全世界传播他的投资理念和对世界最新理解的看法。
投资中必须有长期的眼光。
巴菲特认为,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要看到五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公司是否还具备现在的竞争优势。投资也是投资人才,公司需要有让人信赖的领导层和管理人员。投资的公司是否符合伯克希尔的公司文化。还有价格因素。
巴菲特举证了长期思维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巴菲特说:“竞争在每个行业都存在。我们买美联航、可口可乐,并不是说他们不会面临问题和竞争。买它们的理由是,觉得它们可以有长期的强劲表现。我们买了很多这样的公司。我们会看它们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是什么,是不是会长期运营良好。”
投资的长期思维一直是巴菲特重要的投资理念,投资者也不止听到过一次,但是差别是,股神能够按照自己的这个投资理念为原则进行投资,普通人知道了却还是做不到。
失败的错误比错过的错误更让人感到百爪挠心。
巴菲特提及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投资Google和亚马逊,过去他一直抗拒投资技术公司。
巴菲特说:“因为我太蠢了,没有预料到亚马逊发展得这么好,我没有觉得它会像现在这样取得大规模的成功。”亚马逊给零售业带来了颠覆性变化,云计算等业务也有很大潜力,是非常长线的投资,“我当时低估了它的发展潜力,低估了他们执行力的优秀程度”。
其实,巴菲特对自己的错误做了及时地调整,比如去年投资了苹果公司,巴菲特盛赞苹果是一家科技公司也是一家消费品公司,欣赏苹果公司一直关注消费者的态度,但他对IBM失去信心,卖出了所持的约1/3的IBM股份。
看的出错失的投资机会给巴菲特老爷子带来了不小的后悔情绪,对投资人而言,一种错误是失败的错误,就是投资血本无归,另一种错误是错过的错误,是开始时就选择不投资。失败是短痛,错过可是长痛。
投资是一门艺术。
巴菲特认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需要自身已经很有钱,不需要为了钱而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首席执行官。第二,任何伯克希尔的继承人,在资本的配置方面,都会有得到大家认可的资本配置的能力。第三,在公司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很可能成为他的接班人。
曾经在其他的场合,就有人问过巴菲特关于接班人的问题,问他有没有可能是他的儿子,他说:“投资是一门艺术”,不认为他儿子在投资上有这个艺术天分,建议他家人在他离世后,设立基金直接投资标准普尔指数。
投资和投机。
巴菲特说,投机的可能性是一直都存在的。通过投机就能致富,这会让人很多人变得兴奋。中国现在作为一个比较新兴的市场,可能会有更多人出于投机心理进行投资的情况,这会给资本市场带来麻烦。巴菲特觉得投机是一个不太聪明的做法,因为你需要非常多的运气才能投机成功。但是对于真正的投资者而言,别人的投机,正是在为投资者创造机会。
究竟是投资还是投机,关键是在投资者心态。心态决定投资行为,导致投资结果,结果需要投资者自行承担。
投资需要持续学习。
巴菲特认为自己更专注在投资和收购公司方面的知识,而查理·芒格更多是在“普世智慧”上。查理·芒格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伯克希尔在一些重大的投资上,也都在持续学习中。”在投资时经验非常重要,至于经验如何获得,查理· 芒格觉得,经验就好像你吃汉堡和墨西哥菜,吃多了之后,就知道如何找到最好吃的。
查理·芒格说:“有时我会许愿,我希望我能够回到90岁的时候。我会给自己一个建议,如果你想做什么事的话,可别等到93岁再开始。”
听完93岁智者的建议,很多人可能会感觉非常羞愧,因为很多年轻人还没有让事情开始,却让学习结束了。
股东大会上,问答环节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一共57个问题,其中包括巴菲特和芒格对投资标准、科技公司、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看法。建议,有兴趣的读者把这些内容全找出来,仔细研读学习,一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