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对直觉一脸嫌弃,认为直觉哪里有理性靠得住。
可吊诡的是,即使我们认为道德直觉并不可靠,人与人之间的直觉还并不一致,可道德直觉仍然是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做道德判断的基础。
如果人是一台机器人,那么直觉就是我们内化的算法,遇到任何外界变化(输入指令),都会迅速给出决策(输出结果)。
那理性又是什么呢?
《正义之心》的作者乔纳森•海特就提出,人类的理性往往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为自己的直觉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而他人是错的,我们在「理性」辩论时,往往不是在探讨真理,而是在用各种论据使得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合理化。
道德直觉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与生俱来的经验法则。
如果一种理论与道德直觉不符合,我们就会总觉得比较欠缺说服力。
比如说,如果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性少数群体不仅不利于人类繁衍,还导致一部分人感到心理不适,应当被抵制。
如果按照利己主义的观点,虐猫这种行为丝毫没有不妥,自己还会获得心灵上的快感。
这些观点大部分人肯定无法接受,原因就是和我们的道德直觉相悖。
而我们总是先根据道德直觉做出判断,然后在时候寻找各种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
如果更进一步推论,直觉其实是一切理论的基础。
所有学科的所有的理论,其实都是在为某个直觉辩护,反驳某个直觉,或者在试图调和看似互相冲突的直觉。
很多理论或者猜想我们认为是对的,往往是直觉上认为是对的,然后才让它正确地指导了我们的实践。
我们的判断往往是直觉驱动的,所以难以被道理说服。
同样的,在规范伦理学这八种工具的学习中,如果你觉得一种理论比另外一种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也许,并不是它在逻辑上更能说服你,而是因为这种理论更符合你的道德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