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如果你用了酒店杯子,那么就有一定的概率间接喝到马桶水。”——一位朋友用痛苦的又幸灾乐祸的表情告诉我。
11月14日,微博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 曝光了他入住过的近20家五星级酒店的清洁过程视频,视频中清洁员的操作简直骇人听闻。
视频中,很多清洁员用同一块抹布(甚至客人用的浴巾)清洁洗手台、杯具等等。
下表是网友总结的各被曝光酒店的问题及酒店方事后的回应,我就不一一细列了。
五星级酒店尚且如此,其他酒店就更不敢细想了。
请问,你还敢用酒店杯子喝水吗?你还敢在酒店床上裸睡吗?
原本应该欢乐的旅行,却变成了细菌窝里的度假;原本应该轻装上阵的商务出差,却需要带着睡袋牙刷电水壶。
到底谁之过?
酒店卫生状况如此不堪,到底是谁之过?在事件发生这么多天之后,我们不妨冷静的深入的分析一下。
清洁员负责?
酒店清洁员:我们只是听从管理者的要求,同时尽量省时省力的完成最多数量的房间清洁,好多赚那十几元钱:
你要求我4小时内打扫好这么多房间,但是并没有给我高效率的清洁工具来实现此效率要求;你要求我所有玻璃杯看到不任何水印或其他杂质等等,但是并没有要求微生物、污染物残留等达到应有的标准。
你所有的要求只是_表面的“干净”和高效_,那我就做好表面的“干净”,怎么快怎么来,表面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我每个月只有1500~3000元的工资,能多清洁一间,就能多赚十几元钱;这份工作,进入门槛低,收入也低,工作荣誉感更无从谈起,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降低工作效率,去做表面看不出来的工作呢?
酒店管理者负责?
酒店管理者:我们只听从资本的要求—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利润。
成本,当然要投入到顾客能看到的地方,投入到能立竿见影的地方— —
奢华的大堂、热情的服务、丰盛的自助早餐、高级床品和洗浴用品。。。这些才是顾客和董事会能看到的,才是能迅速提高酒店形象和利润的地方。
清洁程序是否满足卫生要求、布草间是否满足卫生要求、餐厅后厨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请问谁能看得见?这些地方,投入人力物力却难“见”其效,资本当然不会主动去做。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刀背什么的,看得过去就行。
但为什么这些真正影响顾客安全健康的地方,这些顾客应得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变成了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刀背”呢?
因为顾客看不见,资本视而不见。
商业社会,只可依靠明确的规则—法律、规范等来约束,而不能靠企业的良心、人的道德底线这样不太可靠、缺少统一性的东西来约束。商业行为,是逐利行为,它考虑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且基本都是中短期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去做道德模范。大家所认可的道德规范,几乎并不在它的考虑范围内。更何况,人与人的道德底线不同,企业与企业的良心底线也不同,没有统一标准的事情就更难做好了。
此次事件,甚至包括之前的红黄蓝事件、滴滴司机杀人事件等等,发生的主要根源,是相应的规范制定及监管没能及时跟上现代商业的快速发展。
我朝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追赶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积累(还包括他们前期全世界范围内的原始资本收割),已经很不容易。在此过程中,难免有些“次要矛盾”被暂时漏掉。人无完人,国也无无暇之国,我们还是要给我朝一段时间,来慢慢补上我们欠下的课程。
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作为普通屁民,也别忘了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持续的勉励”这些企业等,监督他们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保障自己应该得到的基本权益,积极的参与推动各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优化。
至少,我们可以推进,让我们住的酒店,是安全卫生的,我们吃的饭菜,是安全无毒的,我们的孩子读的幼儿园,是安全有爱的;我们吃的药,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