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在《人生的三向路——宗教、道德与人生》一书的开篇部分,将生活称为“事的相续”,是“现在的我”对于“此前的我”的奋斗。但是,奋斗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种种因素阻碍着我们。这些因素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一是自然法则的约束
梁先生在书中指的是“宇宙间一定的因果法则”,“这个法则是必须遵守而不能避免的”。因果似乎总带了那么一点佛家的神秘感在里面,我用自然法则代替,偏重于科学方面。个人之主观意愿,是无法改变现存世界之宇宙自然法则的。
现在有部分人,喜欢将找不到工作,得不到提拔,买不起房,无法获得心仪对象的青睐等等不顺归因于社会不公,父母无能无法提供资源上。自己则是无瑕疵的碧玉明珠,只是因为环境而蒙尘。他们愤恨难平,满口怨言,恨不能重回娘胎,重生为当代王思聪、大甜甜。
他们的所思所想并不在寻找解决办法,与自己眼中的不公做斗争上。他们只是垂足顿胸于享受红利的那个人不是自己而已。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当自己背靠大树,享受资源带来的所向披靡时才是真正的公平。
不过,重生改变命运这种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看看小说就好了,怀抱幻想不放未免可悲。何不更正奋斗方向,放弃逆转过去的虚无,抓住现在去创造未来?
二是现有物质世界的约束
当前,我们面临的这个宇宙由此前的我们造就,已成为定局。不过此物质世界对我们造成的约束,经过努力还是有可能解决的。
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买房可能是个有些沮丧的话题。对于还没有“上车”的人,面对高企的房价,焦虑难安,甚至成为心中难以承受之重;对于已经上车的人,首付款和月供的支出也可能是在牺牲了原有生活品质,甚至是倾全家老少之力才得以解决。不过,房子造成的问题,经过开源节流,辛苦几年(甚至十数年)总有可能解决,实在不行,还可以选择逃离到低房价的城镇生活。
三是“他心”的约束
“譬如我要求他人之见爱,或提出一种意见要求旁人同我一致,这时为碍的即是‘他心’……这时他究竟对我同意与否尚不可知,我如果要求大家与我同意,就须陈述我意,改造‘他心’的局面,始能如我的愿,这亦即是奋斗。”
我自己将这个归于“他心”的不可控性。
“他心”这个东西最是不好强求,譬如我了无结果的几次暗恋,譬如我固执强硬的父母。
世间因着互相不理解生出了多少事端?了解理解自己的心已是不易,何况他人之心?自以为掌控他人之人,又有多少是自以为是的可悲?
与人相处,不过求同存异。
大抵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都可以归类到以上三种。如果奋斗时,种种障碍分析解决后仍然未能成功,似乎有命运在其间操纵戏弄,但其实只是某些为碍的因素当时未能识别,或者当时还未出现。
生活是“事的相续”,在这“相续”之间,分析和认识又如何能够不是动态相续的呢?如果将自己的生活交托给命运,又是何等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