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奇葩说“要不要看三十年后自己的人生建议”的辩题,和最近看的这本书的几个理论似乎有些契合,虽然我要放弃了,不同译者翻译的也差太远了……也看不太懂,只能结合浅薄的理解和自身经历聊一聊对这道辩题的些许体会。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人有资格给我建议,大概就是未来的自己吧,那一定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甚至比此刻的自己更了解自己。那是经历了几轮成长、顿悟、蜕变再回归后的自己,是超越了当下自己的“超人”。就像此刻的我面对过去的自己~最近整理书架,翻到几年前自己写的日记,完全忘了自己写过这样的日记,甚至很诧异,因为我一直以为当时的自己处于黑洞包围的混沌状态下而不自知,没想到其实潜意识里的东西,会不经意间表露,但可惜的是,我们不善于观察当下的自己。但历经了成长的未来的自己是能够意识到的。看到那个在十字路口迷茫困惑的过去的自己,在黑洞的围剿里找不到抓手,自己怎么会不心疼,怎么会忍心不伸出手,我比她更了解她的处境,如果可以,我多想扮演这个“超人”的角色去给当时的自己一些点拨,哪怕只是一条建议。但是,我知道她并不会接受。
对啊,必然不可能接受,就像现在如果收到未来的自己的建议,大概只会更加困惑。人只有亲自经历了成长才会成长成未来的自己。如果那个建议是让你走一条旁的路,那你将变成的必然不是这个所谓的未来的你了,那就不是你了,所以你接受的也不是未来的你的建议。这就是刘教授说的悖论吧,妙哉。细想一下,未来的自己其实根本不存在,等你到了未来它又成了当下,未来不过是一种当下的想象,就像明天也是永远不存在。
其实,是因为时间就不存在吧。时间看不见,没有定义,但它是永恒的,它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用来衡量生老病死四季更替能量转化的附属品但它是永恒的,也是不存在的。
这世间,似乎所以永恒的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因为不存在才能永恒吧?当我们说某位伟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那必然是它已离开人世。就像尼采说,“上帝死了”,其实它根本是人类的想象没有存在过,但上帝也是能永恒的。
所以在时间的维度上,根本不可能跨越,因为它压根不存在。没有时间,也没有什么历朝历代,我们只是在不断的“永恒回归”中重复循环,但思想却能够在这样的轮回里超越、成长,真是了不起的事情。
永恒的一切都是靠想象出来的,所以说想象力才是永恒的吧。真爱?真理?真心?哪一个是你摸的着的呢?会不会我们的肉身也是想象力创造出来帮助我们通过触觉、视觉、听觉来具化的感知这个世界的呢?
哈哈,哲学也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吧,不能深入思考,而且看的也多半是译者二次创作的内容。弃了弃了,还是多运动吧,光动脑子可是减不了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