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小丽和闺蜜逛街吃饭可谓是满载而归。刚一进家门就和婆婆打了个照面。小丽笑眯眯冲着婆婆叫了声“妈”,婆婆看着她手上大大小小十来个购物袋回应道“又买这么多东西,家里都快放不下了吧。”小丽低下头迟疑了几秒加快脚步走向自己房间。
走进房间,老公正在专注玩电脑游戏。小丽把手里的购物袋往床上一扔开始发牢骚“你妈又看我不顺眼了,真讨厌。”老公头也不回继续敲打着键盘。
小丽快步走过去大吼一声“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丈夫用尽全力白了她一眼“能不发神经吗?她喜欢说就让她说一下,你又不会少几两肉。”
“她凭什么说我,我又没花她的钱。”小丽愤怒抢过老公的键盘。
“不想和你这种人吵,不可理喻。”丈夫起身摔门而去,留下小丽独自一人……
从小丽进家门到老公摔门离去前后不到五分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这样奇特,对话的杀伤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意料。怒不可遏时字字句句都犹如一把利剑,招招刺中要害将情感关系纽带断裂于无形之中。前一秒家庭融洽和睦,后一秒就可能分崩离析。
我们做一个假设,同样的情境如果是小丽的妈妈对她说同一句话“又买这么多东西,家里都快放不下了吧?”小丽还会生气的和老公抱怨吗?相信大多数人会坚定的回答“不会”。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话语,为什么婆婆说出来小丽就不开心,而换做自己的妈妈说出口就不是事儿呢?
《关键对话》
还记得上次有人口出不逊而你并不生气是在什么时候吗?比如,有位朋友向你说了一些会让很多人气恼的话,但你并不在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相信他的本意是好的,是关心你或你的目标。也就是说,因为你相信对方的意图,因此オ会耐心接受令人不快的表达。
由此可见,关键对话会出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喜欢对话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对话内容(哪怕是以温和的方式表现)表明你有不轨的的意图。当对方感到你想伤害他们时,他们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的每句话都会显得非常可疑,就连一句最平常的“早上好”也会被误解为讽刺或讥笑。
我们梳理一遍小丽在事件中的表现。
所见所闻:小丽进门后看见婆婆,婆婆对她说“又买这么多东西,家里都快放不下了吧?”
感受:小丽感到很生气。
行为:小丽没有和婆婆辩驳,回到自己房间和老公抱怨。
小丽从头到尾都觉得婆婆在讽刺自己,她的意图是不好的。所以在和婆婆的对话中她极度缺乏安全感,马上退出了两个人的对话。继而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老公,把满腔怨气发泄在他身上。最后把老公逼得离家出走。可见这种暂停对话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小丽觉得婆婆在讽刺自己,小丽觉得婆婆在指责自己乱花钱,小丽觉得婆婆总是看自己不顺眼。这些“觉得”都来自哪里呢?
主观臆断。
对的,小丽进家门后的所见所闻到小丽感受到生气的情绪再到表面沉默背地里暴力对待的行为,中间还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小丽的主观臆断。
主观臆断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一旦这种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将很难再客观的看待事物并对其进行准确判断。
小丽的主观臆断内容大致是:婆婆肯定是看不惯我喜欢购物的行为,她早就看我不顺眼了,在她眼里我压根儿就不是理想中的好媳妇。
这样的想法一形成,小丽就把自己置于婆婆的对立面。不能冷静的看待事情发生,产生极其负面的情绪,并将这种情绪转嫁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所见所闻→主观臆断→感受→行为
以上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用这种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我们就会先入为主,把主观臆断误认为是铁打的事实。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就能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进而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具体方法为沿着行为方式模式一级一级向前反推。
《关键对话》
【行为】关注你的行为表现
询问: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的应对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
询问: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样的行为?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询问:这种想法的形成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样一个提问反推的过程,我们就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动。
还是以小丽为例,按照以上四个问题提问的步骤反推,小丽得到的答案是:
1.我表现出沉默和暴力的应对方式。
2.是生气的情绪导致我做出这样的行为。
3.我之所以感到生气是我觉得婆婆故意讽刺我乱花钱。
4.婆婆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话,仅仅凭这一句话并不能看出她指责我或者埋怨我。
回答完四个问题,小丽的情绪平和了许多。也没有把账都算在老公头上。
或许会有人说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要是她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呢?再多的猜测也只是猜测,没有听到对方亲口说之前永远也不要猜测别人的想法。
猜的越多,头脑就越凌乱,做出错误决定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与其一个人乱猜,不如约对方痛痛快快的聊一聊。一旦心结被打开,再困难的事也能找到破解之法。
还有最重要的一句话,改变自己远比改变他人容易的多。先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他人也会在你的影响之下有所改变。
愿所有的主观臆断都只出现在梦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