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老师为这本书题序《用思考点亮课堂》这样写道:“其实大家眼中的所谓名师们也稚嫩过,也都在一线摸爬滚打过,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眼中的名师,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仅在实践,还多了一些思考,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第二章中,王老师结合前一章自己对教育中的误区反思进行梳理整合,结合一些具体的课例带我们继续思索课堂,探求有效教学策略。读着一个个精选教学片段及附带反思,仿佛看到他一次次教学前的学情分析,文本细读,听课后俯身研究,推敲身影,这更是王老师细数散落课堂教学中的一颗颗珍珠的过程体现,教学智慧哪里来,它不仅仅产生于构思精妙的教学设计里,更产出于课后细细推敲反复咀嚼的思考中。
教材之于我们是什么?怎样才能教出语文的本质,教出专属的语文味?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苦苦追寻,王老师告诉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不只是学工具,不能一味的工具化,机械的训练,造成人文价值、底蕴流失,而应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强实践参与,引导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关注评价的育人功能,辅助现代化教具,全面培养德才兼备高素养语文人才。
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们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利,但我们却有用好教材的义务。一位老师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的效果从来都不取决于教学的文本,而主要取决于教师,一个看似平常的教学文本在良师手里照样能出彩,而堪称经典的教学文本,碰到庸师也会被糟蹋的不成样子。”读到这里我很汗颜,生怕自己就是那一个后者庸师,曾经我也曾抱怨自我能力不足,教材平白无奇,在“志同道合”的讨论声中,接受这份心安理得,无所作为,现在想想实属不该,与其这样惶惶不可终日倒不如用有限的时间静下来细细读读教材,参照名家解读深入的去了解文本,心里装着学生,用我们这有限的语文视角去发现,去设计文本中关于语言的训练点,一步一步地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点滴提升,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在无谓的纷扰中纠缠。
且学且思,潜心涵泳,用心思考,我们也能用自己的微弱之光点亮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那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