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好,爸爸再见!
本篇小文简论爸爸的生疏感,父母有别,爸爸在外打拼,妈妈在家守护,已是当今社会很多家庭的常态,这种生活结构也导致父子关系生疏,有的甚至出现父子无沟通或零沟通的局面。
一是爸爸在外打拼辛苦,天天劳累无暇顾及家庭细节和孩子教育,渐渐使得夫妻生疏和父子生疏。
二是爸爸即便经常电话联系或者视频,只是言语或格式化交流,没有新鲜和实质内涵,孩子不愿意听。
三是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无论即时视频多么便捷,总不如家人、父子当面交流沟通的好,面对面的温情和朝夕相处的情感是高科技替代不来的。
长时间的父子生疏,以至于爸爸在打电话时,很多孩子都是一听爸爸来电话,就跑向别处,不愿意接电话,还有一部分孩子“被迫”接电话,接过电话基本就是形式化回答,被动交流,从不主动问询,甚至彼此尬聊,毫无亲情气氛。
这也难怪一些捣蛋孩子本身不愿接听爸爸电话,又被迫接听,只好拿过电话“爸爸你好”还未等到回应,立马一句“爸爸再见”,随即挂断电话。搞得远方的爸爸一头雾水。
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应当理解孩子的“无话可说”,彼此长时间不见,即便同学、朋友也会有这种状况。长时间的生疏要靠平时一点点改变,要靠高频沟通一点点回暖,要充分?全面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生活、需求等状况,以备和孩子心灵交流沟通,以防格式化、形式化交流,引孩子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