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供职于私立学校,有没有人知道是谁开了私立学校的先河呢?
没错,就是张伯苓,他是现代私立教育的奠基者,是中国现代基础教育之父。我与他在高万祥《我的教育苦旅》一书中相遇,病故于1951年2月的他便从书中走出,成为我的精神雕像。
为啥说他是私立教育的奠基者呢?
张伯苓于1904年和严范孙一起创办了南开中学,和南开齐名的经亨颐创办的春晖中学创办于1921年,陈嘉庚1913年创办了集美小学,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是在1927年。在由封建传统教育进入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型时期,南开中学的诞生及其以后一系列的办学实践,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作用。
张伯苓这么厉害,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只说一件事,看看大家是否懂得张伯苓。1928年,张伯苓受到美国设计教学法的启发,设立南开学校小学部,将此教学法融入日常教学中。所谓的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成为决定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的主角,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合理地运用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旁协助学生选择开展活动所需要的教材。这种教学法的实质是让学生充当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角色,而教师只是配合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输出者和接受者。比如一年级开设“娃娃家”的单元教学,就是通过孩子们的参与,来展现不同环境中的家庭生活。孩子们要在教室的一角用大型积木搭建一间一人多高的小房子,安置一个娃娃住在里面,再配以小型的生活用品进去,和真的家一样。过“娃娃家”的时候,小同学要选出适合的娃娃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要根据需要选出其他的社会角色,每天编排不同的内容,如去医院、去游玩、去买东西等,让不同的角色加入进来,再配以适当的情节和台词,然后演出。其他同学是观众。每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过“娃娃家”,其余上课时间讲授与当天的“娃娃家”活动内容有关的语文、数学、常识和唱歌等课程。
听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这不就是风靡小学界的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这不就是我们的主题周课程,这不就是融合课程吗?张伯苓的理念实在太超前了,人家九十年前就在做的事情,我们现在却当作新鲜事物尝试。
张伯苓的课改精神,还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告诉你们吧,张伯苓还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最杰出的先驱者。张伯苓认为,体育是强国强种的重要手段,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密切合作、集体为重的观念意识,体育比赛能培养学生公平竞争、以技取胜的观念。真正的体育精神乃是一种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最佳成绩以及以豁达乐观的情绪和心态来对待失败的态度。因为有了这样的校长,南开学校成为一代体育强校便在情理之中。当时的体育设施属全国一流,千余名学生的南开,有15个篮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2个400米跑道的田径场,单双杠等等体育器械应有尽有。南开的体育运动高手如林,常常在全国比赛中夺冠,还屡次出征国外,拿到国际大赛奖牌。
大家有所不知,张伯苓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最早倡导者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最早传播人,是著名的奥林匹克教育家。1928年,他派代表出席观摩了第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1932年,张伯苓与张学良及体育协进会领导一起,积极主持短跑运动员刘长春赴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并亲自为刘长春向国际奥委会报名,最终促成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和教练宋君复如愿与会,代表中国出征,参加短跑比赛。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百米比赛项目,从而开启了中国运动员正式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1945年抗战胜利,他组织召开体育协进会会议,申办第15届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申奥活动。
除此之外,张伯苓还有什么值得崇拜的呢?
张伯苓的清廉自律让人过目不忘,作为私立学校的校长,他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自己却两袖清风,生活十分简朴,出门坐火车的三等车厢,住便宜的旅馆,宿舍更是简陋至极。为了给学生做表率,他当着学生的面折断了烟杆,戒除了烟瘾。他的敬业爱生精神令人感动。学生不足一千人的时候,他经常轮流请学生到家里吃饭聊天,能够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大致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尤其是对周恩来的关注不同一般。
张伯苓说:“我既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了解了他的故事,更想去做他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