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区的发展,代表的其实是新旧城区的改造和扩张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对于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不过,相对于现代时尚的商品房小区,在武汉城区仍有相当部分的原始村庄和原住居民,比如洪山区境内就有一座可能是市区环境最好的村庄,它建在景色优美的森林公园里,被茂盛植被覆盖,只留一条水泥路通向外面。这样一处村庄被森林公园包围,也算是一种保护,游人进出游玩村民进出回家,堪称世外桃源,它就是位于马鞍山森林公园内的西都陈村。
建在森林公园里的村庄,位置独特。单独说起西都陈村,可能很多本地土著都不是很熟悉,但若说起马鞍山森林公园,那估计大部分外地人都知晓。是的,与森林公园地标式的知名度不同,位于其中的西都陈村简直如隐匿了一般,大片大片的茂盛植被,绵延起伏的丘陵,加上地处三环线边缘,种种因素导致这个村庄哪怕是在洪山区内也一样无人知晓,成为森林公园内少有的原生村落之一。
相比同在森林公园里的村落,西都陈村的位置要更加幽静,主要在于它的方位更靠北,远离交通主干道珞瑜东路和城市的三环线。村子距离最近的地标设施,是北边的东湖绿道和东湖水体,在绿道未建成的年代里,它们沿湖而居,丝毫没有受到城市扩张进程的影响。出入一趟市区,也需要绕行路线,极为不便,虽然看着距离市区近,但真正走起来,还是麻烦得不得了。
茂盛植被环绕的居家生活,世外桃源。西都陈村最大的优势是环境,被东湖和周边的原生植被所环绕,让村子有了一种隐匿的原生气质。水文环境静谧,交通大道远离,唯一的小路绿树成荫,在丘陵蔓藤间若隐若现;一边是茂盛的植被和一栋栋深处其中的特色农家房屋,一边是小路的尽头,通到城市的交通三环线下,几经辗转,从村庄到城市。对于习惯了住在幽静环境里的村民而言,这样的进出城市反而成为某种折腾。
所以,住在西都陈村里的居民,多的是惬意。从唯一的水泥马路向南进村子,路两旁都是树荫和蔓藤,水泥路看着曲折环绕,两边的植被郁郁葱葱。走到村口的时候,建筑和房屋清晰起来,房屋有的临着小路而建,前门后院,并不高大,但看着极其祥和。一条狗和一群鸡,家禽慢悠悠从水泥路上穿过,走到对面的林子里,偶尔还会打闹起来,鸡飞狗跳,非常热闹。很多村民们会搬着凳子,坐在水泥路旁的大树下,盛夏时节树荫浓厚,凉风习习,一点也不燥热。
别人游玩的地方是他们常住的家园。去过森林公园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里面确实有很多原著村民,特别是从珞瑜东路上的大门进去,沿着吹笛路往北,走不远零散的房屋和建筑就出现了。村民们仍然住在老房子里,但那种老房子可远非我们想象中的老房子,那都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村民依靠房子,面向游人做些小生意,近水楼台,那效果绝对不逊色任何商业街门面。连绵在一起的村落,相互之间互惠交流,哪怕不做生意也能滋润生活。
简单来说,西都陈村和所有在森林公园里的村子一样,自身环境优势非常突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一般游人来讲,他们需要买票进园,欣赏生态美景;可对于西都陈村居民来说,只是出入回一趟家而已。不过,这样的优越感在最近几年全部消失,因为东湖绿道的贯通,将毗邻景区都打造成免票景点,这样一来,西都陈村反而更加开放了。
概括来说,马鞍山森林公园的面积非常大,在还没有与绿道等景点融为一体的时候,进出公园和出入西都陈村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一是公园太大,外人容易迷路找不到地方,二是即便找得到地方,交通也极为不便。随着绿道整合,景点免票,西都陈村周边的交通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相应出入村子的游人也越来越多,村子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作为三环线边上最大的森林公园之一,毗邻东湖,资源优势明显,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西都陈村深处其中,既是普通的村子,又是特别的院落,由水泥路进村,曲折穿行,貌似到访一片世外桃源。如果评选武汉城区最有意境和环境最佳的村庄,西都陈村一定能上榜,它聚集在公园内部,绿道之畔,好似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