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一天,下午放学后,班主任叫住我,让我最近别给小Z同学管太严了,说小Z在他办公室里因为英语听写和课文背默不过关,痛哭流涕,哭到上气不接下气,情绪波动非常大。我当时口头答应了,内心却是一头雾水,这个小Z是谁啊?因为刚开学,班里五十来号人我认识的不超过五人,对小Z毫无印象,更谈不上给她太大压力逼着听写单词和背默课文了。我决定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隔天放学,我叫住小Z,询问她最近学习上是否有什么困难?了解之下我才明白,小Z觉得自己小学英语挺好的,能考个80来分,怎么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呢?听写和背默总是不过关。自尊心强的她一心想把听写和背默做好,越是一心想做好,越是背了就忘,越是一听写默写就紧张,离过关总是差一点。又恰逢与组里同学交流时,组里的小男生来了句:“很好背啊,我小学都学过啦,随便背背就会啦,你咋还不会背啊?”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男生,安慰人的本事特别差,但在扎心这件事上,一扎一个准。此话一出,她就更觉得自己不争气,为啥别人学起来这么轻松,自己花了那么多功夫效果却不好,因此变得压力愈大,内心愈焦虑,最终演变成在班主任办公室崩溃痛哭。
小Z在学习上的问题其实也是大多数初中生会遭遇的问题,即如何适应初中生的新身份,快速实现角色转变。我和她沟通了英语听写背默的方法,比如结合音标背单词,把单词放在句子中去理解词意。搞清课文内部逻辑关系,把背诵任务化整为零,一部分一部分的背,最后再合在一起背。在学习中不断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凌晨四点起床,继续用错误的方法做无用功。
小Z的心理失衡问题也需要开导一下,即身边优秀的同学变多了,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不如小学那般优秀。我给她打了这样的比方:在你小学的鱼缸里你是一条漂亮的鱼,后来进到初中的池子里,身边突然出现了来自其它鱼缸的金鱼们,他们有的随便喝几口水就又肥又大,鳞片闪着漂亮的光,你拼了命的成长却总没他们长得快。其实这些金鱼在小学阶段必然也经历了辛勤的付出,该走的弯路他们其实也一个不拉的走过,只是你们不在一个鱼缸里,你不知道罢了。他们今日的云淡风轻,其实也是经历过你如今这般的痛苦挣扎的。真正生来只靠吐泡泡就能长特别肥的天才鱼是特别少的。我接着问她:“现在你要面临选择了,一是放弃成长回到自己的小鱼缸呢?二是使劲拽着其他金鱼不让他们成长呢?三是接纳自己长得慢,却不放弃成长?”小Z想了想,说:“老师,我选三。”实际上这并不是个选择题,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回到小学,更不可能蒙上其他同学的眼睛耳朵不让他们听课,我们唯有积蓄力量,努力生长。
我又鼓励小Z:“小Z,未来你要到小溪里,大江大河里,最终奔赴大海,见到老师也没见过的世界,你会见到更多漂亮的鱼,你无法左右其他鱼的生长,只有做一条努力汲取营养的鱼,老师相信未来你也是条漂亮的鱼,加油哟。”
那天小Z的困惑似乎解开了,她高高兴兴地和我说了谢谢和再见,回家去了。之后几次听写背默她有时仍不过关,但似乎她不再为此烦恼,下课赶紧找组长重新过关。
我想用Peter G. Beidler的文章 Why I Teach 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I teach because, being around people who are beginning to breathe, I occasionally find myself catching my breath with th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