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班级语文课是讲故事,老师动情的将“一碗面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一个小女孩跟妈妈吵架了,气的夺门而出,在街上闲逛一直到了晚上,由于出来时没带钱,此时已是饥肠辘辘,一位好心的面摊老板看到了,请她吃面,而且不要钱,小姑娘特别感激这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说起妈妈的种种不好,面摊老板听后说:“小姑娘,我不过才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么你妈妈帮你煮了二十几年的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小姑娘听后如梦初醒,立刻飞奔回家。还没到家就远远的看到焦急等待中妈妈的身影,她抱着妈妈哭着说:“对不起。”一场母女纷争用动情的方式结束。儿子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感动哭了。
常常听人说,现在的孩子太任性了,一点也不明白大人为他(她)做的一切。养育孩子的过程,谁没有遇到过诸如上面母女的争吵和争吵过后的和好?可是,这次过后,她们永远都不会吵架了吗?或者吵架时,孩子还会离家出走吗?故事没有交代她们吵架的内容,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小姑娘的感受很不好。我尝试这体会小姑娘的感受:不被理解,愤怒,失望。爱女儿的妈妈,此时面对无法接收到爱的孩子愈发着急,喋喋不休的表达着自己的这份关怀。此时愤怒中的女儿也许只需要一个能够让她安静的地方,可是没有,逃离成了唯一出路。两人之间的互动成功造就了现在的关系——受伤的母亲,任性的女儿。看的出来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可是她们彼此之间却感受不到!
多年前看过《还珠格格》,现在大部分内容都已忘记,只记得每次皇上遇到困境时令妃端来一杯茶问上一句:“皇上,累了吧?”和皇后喋喋不休的“忠言逆耳”,结果皇上越来越讨厌皇后,为什么?通常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带来的感受好,他(她)就好,感受不好,他(她)就不好。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彼此,看到孩子“不当”行为,恨不得立即马上阻止,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被忽略掉的恰恰是感受。
学习正面管教时,遇到冲突可以运用一个叫冷静角的工具,积极暂停,孩子和家长不再争吵,做自己喜欢的事,等情绪平复后再沟通,我想如果当时那位妈妈如果能及时停止喋喋不休,孩子也许还会生气,但不会离家出走。沟通时,非暴力沟通又指明:说出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不需要什么。我也曾经按书上的做法做过,可是发现作为母亲,为了教会孩子处理情绪的方法,自己消化着和孩子互动中的着急、伤心,完全不被孩子看见,好累······不变的模式,生活中重复着相似又不同的事件,伤心的时刻瞬间幸福感全部归零。
时间长了,才明白真正的家庭教育其实是让爱在家里流动,每个人都能理解当下糟糕的感受背后那颗爱自己的心,有句话叫“妈妈觉得冷”,换一种说法:妈妈担心你着凉,身体难受,希望你多穿一些。表达拒绝也换一种说法:妈,我知道你为我好,不过我觉得的我穿的正好,不冷不热。这种能够看见彼此的表达发生,还会让彼此受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