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进入尾声,是时候回顾一下你年初定下的计划了。有个段子是这样的,你的2017年的新年计划是搞定2016年那些原定在2015年完成的安排,只为兑现2014年要完成2013年计划的诺言。结果怎么样,2013年的计划拖延到2017年,并还将经历无数个死去,复活,再死去的轮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装点心灵的,和圣诞树的装饰一样,节日前挂上去,到时候取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按理说,既然大部分人都这样,我们也实在无需焦虑。坏就坏在我们总能听说一小撮人的故事:说要减肥,6个月就能练出人鱼线;说要跳槽,几周后手里就拿到offer若干;说要学英语,几天后就和老外们混到一起;说要创业,果真就能搞个项目出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些动不动就开挂的人让我们困惑,让我们焦虑,让我们羡慕嫉妒恨。
至于这一小撮人为什么总能成事儿,我们大概都有一些自己猜测。也许他们智商高?意志力强?起点高?有贵人相助?暂且不论这些猜测的对错与否,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猜测有一个共同的底层逻辑:他们有的,我们都有没有,所以他们注定成功,我们活该失败。潜意识里,我们在合理化他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
让我们来假设另一种可能性:这一小撮开挂人士其实并没有天赋异禀,他们能成功,只是因为他们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大脑就像算法,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相同的信息输入,不同的算法会给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完全不同的,而那些总能成事儿的人很有可能是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外星人。
那我们能不能也升级一下算法,去那个美丽新世界一探究竟?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本书《WOOP思维心理学:开启梦想与成功的秘密》。
关于作者
加布里埃尔·厄延根(Gabriele Oettignen), 心理学家,现任美国纽约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就乐观幻想对人的观念、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发表过100多篇论文和文章。她以20多年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提出著名的WOOP思维理论,帮助人们将乐观的想法付诸实践,该理论在不同的年龄段和生活各个领域中都被证明有效。
由于本书后面的章节中还提到了作者丈夫的研究成果,所以这里也介绍一下厄延根丈夫其人。彼得·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目标和计划如何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他提出的执行意图理论(implementation intenstions)广为人知,相关论文被引用超过3600次。
关于本书
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算法升级手册。它分析了“积极思维”这个老旧算法的局限之处,并开创出一套高效先进的算法——WOOP。WOOP的秘诀在于综合利用了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感性,既提供了思考模式,又给出了应用方法。利器在手,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核心内容
一味的“积极思维”为什么没用?因为积极的幻想会让我们进入一种欣喜、平静、昏沉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会削弱我们采取行动的动机。当然,积极思维在一些场景中是有效的,比如当事情的关键不是坚决主动采取行动,而是咬牙坚持时,乐观的幻想很有帮助,甚至不可或缺;但是当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做出承诺时,乐观幻想就无能为力了。作者给“积极思维”加了点猛料,形成心理对比这个升级版本:在产生梦想之后立刻考虑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最后,为了让算法更具有实践意义,作者综合戈尔维策的执行意图,构建出WOOP思维工具的整体框架:即愿望(Wish)-结果(Outcome)-障碍(Obstacle)-计划(Plan)。
一、积极思维为什么没用?
为测试“积极思维”给人带来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积极思维产生的幻想会降低人的动力,让人处于一种愉悦松弛的状态中,从而削弱采取行动的干劲和动力。那么大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东西让人变得懈怠?
原因就在于大脑无法分清幻想与真实。幻想时,大脑受到了欺骗,对想象中的情景信以为真,以为成功已是掌中之物。幻想取代了行动,美梦麻痹大脑。这时候,用以刺激行动的情绪退居二线,我们沉迷在脑补的成功幻觉中不能自拔。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人盼望着能中彩票大奖,他幻想中彩票之后再也不用为生计操心,住上大别墅,开上保时捷,赢取白富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中奖。这时他向佛祖许愿:“佛祖啊,求求你让我中彩票吧。你为什么不能降福于我?你为什么和我作对?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刹那间,仙乐响起,金光灿灿,佛祖出现了,说:“你倒是去买张彩票啊。”
成功的前提是行动,它是那个最重要的1,其他所有因素都是后面的0。白日梦腐蚀的正是成功的基石,你们说积极思维是不是个大坑。
二、积极思维在什么时候有用?
经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积极思维可能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有用,甚至更多的时候会起到反作用,让我们掉进幻想的坑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乐观幻想与许多其他的事情一样,具有两面性,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条件限制,我们不能向它索取其无法提供之物。知道乐观幻想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局限,只要用在适当的地方,它当然也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在纳粹计集中营里,饥饿司空见惯,犯人被活活饿死的事情经常发生。一些犯人手工制作了一本食谱,里面记录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巧克力蛋糕、杏仁饼干、水饺、土豆沙拉。一位幸存者说:“编写食谱,就是编织梦想,这么做在某种程度上为大家带来活下去的希望。”当命运已不在我们手中时,当我们只能坚持隐忍时,乐观幻想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就像电影《肖生克的救赎》的安迪,正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希望,最终才有重获自由的机会。
除此之外,乐观幻想还可以带来短暂的愉悦感。在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时,治疗师往往会让患者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令人愉悦、给人抚慰的环境中。这种想象能够帮助处理和治愈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伤。虽然短期愉悦感只是权宜之计,但只要运用得当也可以调节心情,让我们以一个更加积极正面,轻松愉悦的心态面对那些还没有能力实现的宏大梦想。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幻想来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习惯于运用理性来制定未来计划,列清单,搞权重。可人类作为高度社会化的动物,理性层面中包含太多太多的社会影响和他人期待,真正的渴望反而受到压抑。只有向更着更加幽暗的潜意识深处走去,我们才有可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幻想可以弥补理性的偏差,让我们有机会从直觉的、灵性的角度直面内心,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探索那些可以真正定义存在的意义。乔帮主说过,在你找到所爱之前,永远不要停下来。
三、算法升级:给幻想加点料
当作者的研究初次证实乐观幻想无助于实现梦想的时候,她非常失望。厄延根之所以研究人的幻想,是希望幻想能给那些在实现梦想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如果幻想不会给人们带来改观,那么研究就毫无意义。后来,厄延根想到一个干预方法:利用幻想把人唤醒,再赋予他们行动的力量。让人行动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心怀梦想,然后立刻将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摆在面前。梦想与现实的对峙,就是“心理对比”。
研究实验表明,“心理对比”能够帮助人做两件事:1.在愿望合理时,令其快马加鞭;2.愿望不合理时,令其抽身退出。这是一个自我调控工具,可以帮助大家合理分配智力、精力、体力,更加明智地追求梦想。
“心理对比”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难题。比如,你的偶像是Elon Musk,你觉得他制造的TESLA电动汽车太酷了,你也要创业,制造中国最酷电动汽车。这时候,你开始做“心理对比”,发现阻碍梦想实现的现实有:没钱、没人投资、不掌握技术、蔚蓝已经做出了SUV......当障碍清晰地摆在面前,梦想不再像雾像雨又像风,它变成坚实的存在,一个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让梦想现出原形。
除了实现梦想,“心理对比”还可以帮我们消除恐惧,它在处理莫名的和夸大的恐惧方面非常有效。我们童年的时候都有过类似经历,被人diss说在某方面没有天分,比别人慢的时候,我们可能再也不愿意去碰触这个领域,甚至这种对失败的恐惧会伴随我们一生。通过“心理对比”,你会发现哪些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只是心魔作祟;哪些恐惧是实际的,需要切实应对的。
四、心理对比为什么行?
被试者做“心理对比”时,他们的反应如同顿悟一般:眼神亮了,身子坐直了,一种罕见的放松与专注并存的状态。作者研究发现,“心理对比”不仅在显意识层面发生作用,它还能进入潜意识层面,重塑了人们看待现实的方式。
让我们假设这样一个情景。你是一个大学2年级的学生,现在是星期一,下周一就开始期末考试。你在自习室里复习,复习间隙开始发呆,默默许愿自己考个好成绩。因为你的计划是出国读书,所以GPA非常重要。这时候,好朋友发来短信,约你周末一起出去浪。这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很喜欢和她欢快的玩耍。通过“心理对比”,你发现周末赴约是你取得好成绩的障碍,它会占用你复习的时间,还有可能影响下周考试中的发挥。在潜意识层面,愿望和障碍被清晰地连接起来。
先想象未来的愿望,然后考虑眼前的现实,我们便会聚焦于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以往的经验,在唤起对未来的期待之后,我们是否能克服实现梦想的阻碍?如果我们认为愿望是可以实现的,未来和现实就会在潜意识层面合二为一;如果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未来和现实便不会结合,反而分道扬镳。未来与现实一经结合,你每次想到梦想,潜意识中的现实也会被唤醒,引导脑力和精力朝实现梦想这个目标汇聚。
接着上面的情景继续想象。你拒绝了最好朋友的邀约,但是她说自己下周就要飞去国外上学了,下次见面可能要6个月之后。这时候,你内心开始纠结。一方面是考试,一方面是友谊。在纠结中,你想出来一个折中法,两个人约在学校附近的咖啡厅见面。因为喝咖啡耗时很短,而且见面地点就在学校附近,可能2个小时就能搞定。你还计划把时间定在下午3点,因为这个时间段你的效率最低,喝咖啡还可以提神。
你想出来的整个解决方案是便你达成愿望的“工具性行为”(instrumental behavior)。“心理对比”可以在我们感知到的障碍和克服障碍所需的工具性行为之间建立强大的、潜意识的关联,让我们聚焦于克服障碍所需的步骤上,而这个过程却不需要刻意思考或关注,整个决策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想想看,所谓高手,胜于无形之中。而且,潜意识中的联系会加强我们对障碍的觉察能力。这样以来,我们可以敏锐的发现新出现的信息,立刻纳入评估体系,大道无形即视感。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同意“心理对比”是一个特别nb的思维工具。别急,还有一个终极大招有待释放。我们都知道,追求目标时,负面反馈很有价值。根据负面反馈,我们可以复盘、学习、调整、改善。但受到大脑中进化早期部分的影响,人类听到负面评价,就如同遭受敌人攻击。说白了,我们很难面对来自他人的批评,更别提接受了。不接受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要么忽略负面评价,要么干脆放弃梦想。人类嘛,就是任性!“心理对比”让我们有了任性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实验表明,心理对比能帮助我们更富有建设性的认识消极反馈,将其看作一种可以在将来克服的缺陷,或当前情况下受到的限制,或通过努力可以弥补的不足。另一方面,如果愿望确实遥不可及,“心理对比”会让负面反馈变的难以接受,促使我们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转而追求可以达成的心愿。
五、又好用了一点:心理对比+执行意图=WOOP
“心理对比”已经足够强大了,但厄延根还想让它好上加好。她将“心理对比”与其丈夫的”执行意图“相结合,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心理学工具思维框架WOOP。“执行意图”是一种制定计划的方式,它必须遵守这样的形式:如果......那么......,即“如果出现了情况X,那么我就做出Y反应。
比如说,你制定了一个减肥计划,晚上不能吃饭。但是你屡屡破功,晚上总是忍不住吃东西。我们用“执行意图”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这样计划:如果我在晚上感到饥饿,我就去吃一个水果。如果我吃了水果还是饥饿,我就去睡觉。
作为元认知策略,“心理对比”和“执行意图”是互补的,因为它俩精准对应实现梦想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衡量各种可能性并确定目标;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心理对比”让大脑将未来和障碍联起来,从而在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让你做好实现梦想的准备;“执行意图”提前设定解决障碍的计划,让你可以实现精准打击。WOOP将心理准备和实践方法完美结合,实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WOOP用途很广,无论目标大小,长期短期。教授可以用它提高学术水平;学生可以用它提高学习效率;商人可以用它做出正确决策;家长可以用它处理亲子关系。算法一旦升级,你会发现打怪兽的速度快多了。
六、应用秘籍在这里,拿走不谢
一套完整的WOOP,包含四步:(Wish)-结果(Outcome)-障碍(Obstacle)-计划(Plan)。老司机开车了,大家准备好。下面开始:
W:愿望或心事。放松,深呼吸,思考一个生活或工作方面的愿望或者困扰。这个愿望或困扰虽然棘手,但你认为可以完成。它可以是你打算在当天、本周、本月、今年之内要完成的。如果你在一个阶段有好几个愿望,那么就选择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把这件事放在思考的中心。
O:结果。当你实现愿望或解决困扰之后的最佳结果是什么?想象一下这个结果,用心去思考,尽量生动形象地想象这件事的相关情况。任思绪驰骋,不要有限制。不要着急,慢慢来。
O:障碍。有时候事情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你自身的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否真实?找到那个妨碍你达成愿望、解决困扰的最核心的内心障碍。这个障碍里最关键的想法和行为是什么?是不是某种先入为主的想法?
筛选障碍时,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深挖细剖,找到对你来说最关键的障碍。情况不同,这个障碍可能是具体的,可能是某种观念或情绪,也可能是某种行为。把这个障碍放在思考的中心,用心思考,尽量生动形象地对相关情况展开想象。任思绪驰骋,不要有限制。
P:计划。克服或规避这个障碍的话,你能怎么做?挑选一个最有效的想法或行动,牢记于心,想想这个障碍下次出现将在何时何地。制定一个“如果......那么......的计划,重复一次给自己听。
就这样。完成了。So easy!
八、成事儿,你也可以!
WOOP就像导盲犬,而你我都是盲人。我们懵懂地开始了一天天的生活,却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会遇到哪些障碍。当愿望无法实现时,我们善于自我欺骗,编造种种借口。我们经常陷入愿望的泥潭,把自己困在执迷不悟的想法中。我们限制思维,认为必须要做某事;做A事需要先做B事;不应该去做某事等等。
WOOP不在情绪和思想上与具体的某件事纠缠,它不提供特定的解决方式,而是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发现解决之道的过程。在连续使用WOOP的过程中,你会渐渐洞悉路途中的潜在障碍,继而你会发现,有些愿望并不现实,或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迷人,或与你的其他愿望矛盾冲突。与此同时,那些你从未考虑过的愿望或目标似乎更合心意。通过使用WOOP,我们最大的收获往往是发现自己身上有大量超出想象的“资源”可以使用。
WOOP是思维方式,是大脑的先进算法。学会它,掌握它,运用它,升级自己的大脑,突破自我的小世界,看到更大的世界,融入厉害的人群,成为他们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