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变革之笔 绘教育诗意画卷

今天,有幸在学校大礼堂聆听了重庆市清华中学杜长明校长的《以需求为牵引,以实效为追求》的报告,杜校长言谈幽默,甚至有着一种“大老粗”的川味儿,但他三个小时的讲座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教育思想的盛宴,笔尖不停地写了12页笔记,下午用一节课时间再细细回看,心灵再次被深深触动,谨以此文来浅谈今天的感悟。

杜校长的报告以“双减”“双休”为背景,从团队文化力、命题新变化、课堂高质量、教研真问题、学生层次性五个维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教育变革的蓝图。作为一名一线教学管理者和语文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在这场思想的洗礼中,似乎找到了教育的新方向。

一、以团队文化为墨,绘就教育的同心圆

“独行快,众行远。”杜校长提到的“团队文化力”让我联想到《礼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古训。在“双减”“双休”背景下,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语文学科建设亦是如此,它不应是教师个体的孤军奋战,而应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以“团队文化力”为墨,绘制教育的同心圆。组织师生开展系列学科活动,让他们在诵读文化、阅读体验、知识竞赛等活动中,感受学科魅力,凝聚团队力量。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教学反思分享等活动,让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共同探索教学的奥秘。这样的团队文化,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能营造出一种“和而不同”的教育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二、以命题变化为尺,丈量教学的新高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杜校长指出,教师要“看得见教育变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双减”政策下,考试命题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如同为学科教学注入了一股“源头活水”。我们也要认识到教学不应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灌输,而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在思考中提升素养。

我将率先再深研新课标,引领学科组老师以命题变化为尺,丈量语文教学的新高度。在课堂上,减少机械记忆和重复训练,增加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思维训练等内容。例如,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之美,感悟人性之善;通过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文字记录成长的点滴,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成长的力量。

三、以课堂质量为笔,书写教学的高效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杜校长提到,教师要“尝得到课堂味道”,即关注课堂的实际效果。在“双减”“双休”背景下,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做到课堂上,以课堂质量为笔,书写教学的高效篇章。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翻译,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思想,提升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要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确保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思维的“交响乐”,让课堂自主学习真正“活”起来。

四、以教研问题为砚,研磨教师的成长之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校长强调,教师要“听得进时代声音”,敏锐捕捉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在“双减”“双休”背景下,教研活动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探讨,而应聚焦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学科教研可以围绕如何设计有效的作业、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等问题展开。

我将逐步思考以教研问题为砚,研磨教师的成长之墨。组织学科教师们开展“语文教学微论坛”,尝试聚焦一个教学难题,如“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让老师们在交流中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教师们开展“小课题研究”,如“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语文教学实践”“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等,通过研究和实践,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以期这样的教研活动,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让教师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五、以学生层次为纸,描绘因材施教的画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杜校长提到,教师要“说得准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层次为纸,描绘因材施教的画卷。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和写作挑战,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吃得饱”;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基础记背知识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跟得上”。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杜校长的报告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在“双减”“双休”背景下的教育之路。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和语文教师,我将以“四有好教师”之魂,教出立德树人之道,教出服务选材之道,教出思维品质之道。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为教育事业添彩,在“双减”“双休”的教育新画卷上,用智慧的笔墨,绘就诗意的篇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语言学习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