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琳说曼昆经济学之曼昆熬的鸡汤》中我们讲了GDP增长率的差别给地方经济、个人财富增长带来的影响,同时提到70法则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增长率及影响增长率的因素。
乔治﹒萧伯纳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的标志是他能深深被统计数字打动。”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是我还是深深地被这句话打动。当年我在讲大数据的课程时也有看到这样的主张,这代表着理性、客观、精确的精神态度。如果人人有这种意识,大的来说中国的法治进程、科学化进程会加快许多,小的来说,严谨、精确是一个学术人士的修身之本。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国家 时期 期初人均真实GDP 期末人均真实GDP 年增长率日本 1890-2008 1504 35220 2.71%
中国 1900—2008 716 6020 1.99%
美国 1870—2008 4007 46970 1.80%
英国 1870-2008 4808 36130 1.47%
以上数据可以看到,美国在1870年人均GDP是4007美元,以1.80%增长,138年中年增长率为1.8%,。而日本人均收入以其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一个超级经济大国。英国在1870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人均收入比美国高20%左右,但2008年英国人均收入比美国低20%。至少中国,显然道路十分曲折。
这些数据表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并不能保证它们将来是富有的,而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也不会永远处于贫困状态。
用什么来解释这其中的变化呢?这里归结一个词――――生产率。
·生产率。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假设你有一天遭遇灾害,流浪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你得自己种菜、种水稻生产粮食、自己做衣服,由于你只能吃自己种的米、自己种的菜,穿自己做的衣服,那么你的生活水平就取决于你的生产率。
这个概念可以引申到许多领域,比如学习。你有没看到经常有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每天精力充足,每天完成作业、健身、乐器练习等多项作业,但很早睡觉,却成绩优异。你也会在学习中看到自己家这样的孩子,他们每天加班加点,作业很晚完成,但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学习效率的差别。
“率”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它衡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比如工作效率、生产效率、投资收益率等等,是衡量效率的重要指标。
关于生产效率,我想起两个日本公司的故事。一个是黛安芬的故事。日本黛安芬公司不提倡加班文化,一到下班时间,全公司灯火必须关闭,因此员工没有了加班的物质条件。说也奇怪,黛安芬自从实行这个制度以后,公司效率提高很多,员工上班时间必须发疯地干活。因为在日本,加班工资是非常贵的,至少是普通工资的3倍。自从实行这个不加班制度以后,黛安芬的经营状况反而好了,因为节约了非常多的人工成本。
还有一个是我同学的故事。他在一家深圳龙岗的日本公司,该公司规定加班工资是普通工资的3倍。于是我的同学每天都泡在公司里,哪怕是没事可做。到2008年经济危机时,他们公司的员工只能轮流来上班,因为开除员工赔偿金很贵,公司出不起这些钱。
今天的思考题来了,如果你是领导,你会提倡加班文化,还是效率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