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和熊孩子,你觉得哪一个更快乐?在我看来哪个都不快乐。
很多人在童年时期隐忍听话,就是家长眼中的“懂事乖巧”。有人看到再喜欢的玩具也会忍住伸手的欲望,连渴望的眼神都要藏起来。有人过得小心翼翼,放学后从来不敢在路上玩耍,不敢看喜欢的动画片,亦步亦趋得活在别人的期许里。长大后,他们可能就是体制内按部就班的人,既想摆脱束缚,又害怕背离世俗标准。这种人属于取悦型人格,很难拒绝他人请求,能纵容得了所有人,唯独容不下自己。
熊孩子的童年肆无忌惮,欺负别的小朋友,不写作业,破坏公物,不断闯祸,行走在规则之外,但他们真的快乐吗?其实他们也不是故意变熊的,只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缺少自制力。环境对他们并不宽容,即使在家里无人管教,在学校老师们却有自己的管理办法,不是宠溺,而是惩罚,所以他们是一路压抑一路带着心理阴影成长的,他们也不开心。
我们没必要把孩子明确的分为两大类,快乐的孩子一定不属于任何一类,他们是懂事和熊的结合体。他们从小有同理心,不会为了自我需求强行索取,僭越规则,有时也不按常理出牌,调皮捣蛋,但是熊过之后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真正快乐的孩子,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假如说童年就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又何必等到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