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不同单元不同剧情,看的感受也不同,震撼《唐宫夜宴》呈现的台前幕后,感动《热爱》中援疆老师张雷的坚持,羡慕《心中所向》中杭州大同的稻香粮田,敬佩《沙漠之光》中在外国克服艰难建立光伏发电站的工程师。今天看的《沙漠之光》,但我想说一说《心之所向》,这是有关农村、农田的故事。
青年农创客李心遥、方新桅是村里优秀的大学生,也在城市有一席之地。他们父辈是实实在在的重粮人,每到农忙季节他们都会回家帮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与书记发生争吵,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回家种粮?李心遥爸爸打起女儿主意,不过李心遥最开始还是先走自己想走的路护肤品创业。后来李心遥追寻内心放弃大城市生活,回到乡村设想机械化种植1000亩粮田;方新桅用自己公司的钱在村里建设育苗工厂;陈楚江也非常支持李心遥一直跟着干,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真要做种粮人,各自父亲倒不愿意,后来也都大力支持。他们一同接过家乡建设的接力棒,不懈奋斗带动村民共同创造乡村美好生活。
通过电视知道李心遥、方新桅等都有各自的原型,今天也看了奔跑吧最新一期的节目,就是到大同感受稻香并集当代好汉卡。特别羡慕和嫉妒这么潮流的新农村,整齐划一的田块,无人机喷洒农药,全自动收割等。
弹幕上有质疑的声音:真的有返乡种地的人吗?还有劝自己孩子回家种地的?也有嘲讽的声音:人家爸爸有几百亩地,本身条件也不差!我家要是有几百亩地也不打工了!我只在心里想想自己家的村子:属于丘陵,位于坡上,地非常零散,粮食作物种类杂多。以前鼓励大家种花椒给补助,结果验收说地没连成一片不算。(通知的时候也没说需要大家连着种啊!不知道是真的没连住没有补助还是一个噱头。)后来又说搞高质量农田,挖地埋管道到时候浇水,管道埋好了,水在哪啊?地距离家里都非常远,需要很长的管子,需要大量的水、电,怎么可能有人专门浇地呢!除非未来有人来承包这一片,就是把地连起来一块操作,人家统一组织浇水施肥。
我也不是不愿意种地,但是说实在的,在我家这当农民一年能有两万元的收入,这都顶天了,这就是最厉害的种地人!实际也根本没有那么多。我小时候不想学习,想当农民来着,不过就是顾不住生活,村里有一些地就是没人中荒着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家也能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估计我是看不见了。不过还是要为已经发展特别棒的稻香小镇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