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办公室我都会泡杯茶,有时候太忙会忘记喝,有时候太紧张也会多喝几口。泡一杯茶似乎象征了一天工作的开始。对茶具,水质,茶叶,水温等要求,和茶道里的和天地人连接,在品茶的一刻,时而会想起,时而会被其他事情淹没。但总有一个念想,似乎在此刻,体会了这种“未发”和“已发”的微妙情绪,和超脱俗世从而可以置身更高远的位置审视当下的一切。
在上何心鹏老师的《茶道哲学》课之前,我匆匆再看了一遍陆羽的《茶经》。 陆羽闻名于我国茶神,茶仙,但第一身份是文人和知识分子。《茶经》初看是讲茶的技艺,但实际是讲茶的道,人的道,和世界的道。陆羽,是他为自己取的名字。通过《周易》占卦,得“蹇”之”渐”卦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所以姓陆名羽字鸿渐。与钱钟书的方鸿渐同名。即渐卦的上九爻,鸿鸟从初爻飞到上九,经过水涯,磐石,小山陆,山木,山陵,大山陆,最后终于到了最高山顶,不是为了一览众山小,而是像鸟之羽毛一样,可比云轻,可上清天,可不值一文,可重于泰山,笑看了风云。
上完课后,我看了老师推荐的日本茶人冈仓天心为西方人写的《茶之书》中文版,原版为英文,旨在为西方世界带来东方的茶道介绍。“心中无茶”和“茶气太重”可以比喻直男女和真文艺青年。日本友人批评当代中国只是把茶作为可口的饮品,已经忘却了茶的历史和意义,虽然这个当代是1906年左右,这段文字引用如下:
对当代中国人来说,茶只是一种滋味上佳的饮品,无关理想。持续不断的国难早已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他们变得更现代了,也就是说,变得老成又现实了。他们失掉了年轻人特有的豪情壮志,而正是这种豪情能永葆诗人与先贤的青春与活力。他们兼容并蓄,礼貌地接纳宇宙规则。他们游戏于大自然间,却不愿屈尊去征服或膜拜它。他们手上的那盏茶依旧醇香醉人,散发出花一般的香气,然而茶盏之中却再也寻觅不到唐宋茶道的浪漫之情了。——冈仓天心《茶之书》
何老师是德国人,我想对他来说,讲课也是一个道,所以跟举行茶会一样郑重和严谨。文质彬彬,用汉语讲了他对茶道哲学的理解和修行。间歇也会用德语,英语,日语来补充自己的观点。在日本学习茶道并且一直坚持传播和实践。在哲学的角度讨论茶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然而课上也激烈讨论复杂礼节的必要性,茶的饮料作用和哲学作用争论。可见茶道任重道远。“一期一会”,即使喝茶的品种一样,但人,物,事,心情,时间,空间都会不同,珍惜每次喝茶的机会,体会当下的心境,也是茶道的一种。
联想到了章学诚先生在写作时候,经常用五色的笔进行修改,并尽量标注日期,地点和天气。这样再次修改时候可以回忆起当时的心境。他在对道的古今之变上也提出了有趣的观点。道本难以言说,可是为了世人,还是要有圣人贤人来说出来。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可是世人会限于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度疑古,认为古代一套不管用了。一个是极度盲目尊古,认为现代的病只能由古代圣贤去治疗。我想课程的激烈讨论可能是源于这两个极端。章先生认为道可能是不变的,但表现一定是在变化的,每个时代都会面临自己的问题,所以每个时代都要有自己的圣贤去面对这些问题。只有认真,直接面对今天的问题,才有可能发扬古人的道。从他自己对科举制度,文字狱等问题的观点转变就可以看出这种对道的理解。
我自己在学习和生活,工作过程中也经常犯错。比如对马基雅维利的理解,起初认为是厚黑学和急功近利之学,但更多阅读和了解,才知道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这也是对道的不同表现和理解。他的动机是拯救佛罗伦萨。
不知道陆羽先生是在多大年纪改了自己的名字的,也未必知道他在有过很多感悟后改名,还是改名后再体悟的。陆先生谈了茶的评定标准,在其风炉上刻“圣唐灭胡明年铸”,陆先生希望用茶道来修复丧失的礼仪。章先生谈了人的评定,才学识都要具备。才或者是天赋,识表示要清楚自己在世界和历史中的位置,这需要影响。个人来说能够提高的就是学。《礼记 学记》说“七年小成”,我到古典书院学习两年,刚刚感觉入门。在社会职场实践多年,唯一的反思就是不能机会主义,只有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生活中,要控制欲望,和茶一样,清新简易。
“蹇”卦说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比喻君子知难而上,只能修身立德才能化险为夷。陆先生一生与山水为伴但似乎没有担忧。喝茶,让我们勇往直前。
感谢何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