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标语曾是高中学堂上的一道横幅,就这样整整挂了三年,那时候并不知道,行为,习惯,性格,命运四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直到经历过社会的洗礼之后才慢慢懂得其中的精髓所在。
假如一个人特别喜爱读书,年长月长将读书变成一种必备的行为,慢慢地就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而热爱读书的人善于思考和写作,导致未来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作家...类推,都存在这样的关系联结。
为什么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不是22天或者20天呢?
关于21天成为习惯的传说,最著名的是“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这句话常被认为是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可是从来就没有人找到过出处(詹姆斯:“我才没有说过这句名言呢!”)。另一个可能的出处,是美国的一位整容医生麦斯威尔•莫尔茨(Maxwell Maltz)的一本书Psycho-cybernetics,书里面写到,莫尔茨观察整容后的人,发现他们平均需要21天来习惯他们的新脸孔,而截肢病人具有的“幻肢”体验往往需要21天才消退。需要注意的是,习惯某物与形成一个习惯是不一样的,也许这两个概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混淆,才有了今天的这个说法。
也就是说,21天的理论其实并不能完全改变或形成一个人新的习惯。
被称作21天理论,一个源于这个时间点容易被大多人所接受,另一个是自然周期导致人们会在21天的时间认识到习惯的产生和改变。
为什么这么说呢,21天习惯养成周期概念正好给了“既想改变,又动力不足”的人强力的心里暗示:只要挺过短短的21天,我就可以变得比过去更好。这种暗示很重要,万事开头难,21天的概念降低了事情开始的心里难度,只要开始了,就有改变的机会。当一个人想改变坏习惯或者说接纳新的事物,需要时间来消化,时间太短我们的神经末梢会无法复制并记住之前的动作,从而再下次进行动作练习时就容易断片,同样,太长的时间容易产生心理阻碍,再没有尝试之前就已经被时间的长度吓死。
我们定义7天时间为一周,一礼拜的循环周期是7天时间,就像一年是12个月,一季度是3个月,是被我们大脑深刻记住的时间观念,当时间节点被定义为周期,我们会很自然的取中间稍长的部分,这就是自然周期导致的。
年初时,我们曾许诺要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要常运动、多读书、少微博。有人坚信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坚持21天,21天说长不长,不过有时候一忙就间断个三五天,然后又重新拾起,发现会变得好难,比开始时候还难,为啥呢,除了时间链断了片,还造成心理负重,暗自较劲,明明自己坚持了一段时间怎么没用呢?
其实,21天时间也不算短啊,有时候真的有太多杂事了,恨不得科学理论能改变一下,7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那一定很多人都能坚持下去。
而现实却是,即使坚持了21天,这个习惯也不一定会完全被你养成。
神经科学的研究认为,习惯的形成与脑内神经间新放电模式的建立有关。有研究发现,当习惯形成的时候,基底神经节会形成新的神经活动模式,而当习惯消退,这些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重新习得同样的行为,这些脑内的连接会更快地形成。
总之,对于希望养成某些习惯的人们来说,坚持才是王道。坚持21天就可以形成一个习惯固然美好,而要养成好习惯,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力气和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保质保量的坚持21天,是可以形成一个新习惯的。但这是对于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来说的。
很多人很想养成一个好习惯,但是在经过21天的坚持之后并没有在继续下去,不是他偷了懒,而是他认为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便不会再刻意的注意和练习,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脑内神经间新放电模式的建立断裂。相较那些半路休息在上路的人来说,他更加的愚昧,以为21天的时间足够了。
不管怎么说,21天定律,他是合理又并非完全合理的,至少我们要学会因人制宜,不要用定律克制死我们的大脑,我们养成一个习惯是为了为己所用,不论是21天定律还是22天定律,要坚持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不是任性而为,相信科学可以助力我们成长,盲目跟从只会残害自身。
好的就坚持,坏的就摒弃,行为,习惯,性格决定你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