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7年时间绝处逢生,企业盛衰一世,运气只占了0.01%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世界第一石油公司——壳牌的全球经营战略策划专家组织了一项企业寿命的研究,研究报告一出,震惊了无数人。

该研究报告,赤裸裸地向世人揭示了《财富》排名500强的企业从诞生到衰亡的一生,而它们的平均寿命仅有40-50年,不过是人类寿命的一半。

或许有人会质疑,企业能坚持40、50年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别忘了,它们可是世界500强啊。

很多企业,普遍会将企业目标定位进入500强,但是,进入500强并不是永恒的保险,就目前的世界范围而言,很多新成立的企业,接近一半的企业存活不到10年就夭折了。

一个企业的盛衰,与企业战略打死也脱不了干系。

但很多企业,年年研讨战略,但与实际执行又总是处在不同的轨道上。花了心思,花了时间,花了人力去制定的企业战略,一番大刀阔斧后,年底发现,收效甚微。

终其原因,大部分企业战略不落地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五点。

许多公司高层习惯基于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商业经验来判断和制定企业战略,奉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而这种“拍脑袋决策”的方式,往往会导致企业战略的制订缺乏连贯性,而其他未能参与战略制定的员工只会根据自己的揣测和理解去执行,很难做到“指哪打哪”,更因为没有参与,更少了许多自发的使命感。

7年前,诺基亚现金耗尽,投资者纷纷撤资,内部员工士气低落,整日因为持续的动荡不安以及严格的成本削减而担惊受怕。

7年后,在李思拓董事长的带领下,诺基亚却成功完成了战略转型,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公司。

当媒体问起诺基亚绝处逢生的原因时,李思拓说道:"一切源于我所坚信的“创业式领导力。”

李思拓认为,“创业式领导力”不仅适用于管理层,也完全适用于任何岗位上的每一个人,企业战略的制订,落实到岗位上的每一个人。诺基亚能够起死回生,成功转型,归根到底,源于企业战略的统一,源于岗位上每一位员工的目标一致。

许多企业高管团队成员中,只有不到50%的人表示,他们清楚企业战略优先选项和行动项目之间的联系,而到了一线管理者中,这个数字就跌到了可怕的16%。

多数高管心底常常有一个疑问:为何公司上下员工对企业战略普遍缺乏认知?

归根到底,是因为企业战略在制定的过程中,其他管理者没有参与制定和进行有效的分解,即使这是一份天衣无缝的全年战略,到头来,没有与部门达成有效的对接,最终的结果,就造成了战略落地的第一层脱节。

2013年的时候,董事会开始重塑诺基亚的未来。

在战略制订的过程中,李思拓说道:“我坚信,在必须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给大家最大的空间,敞开思路,大胆地去想象。”

创业者深知,事业的成败取决于团队,企业战略的制定更离不开团队的智慧。

战略研讨结束后,就到了战略目标执行落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各职能部门会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方向分解任务,但在目标分解这个环节中,很容易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战略分解仅提一些行动口号,部门行动计划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行动计划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方向出现偏差等。

以上问题的出现,源于战略目标没有得到平衡,也可以理解为,负责执行落地的团队,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目标,继而削弱了团队执行力。

《红日》电影中,我军军队在对战国民党军队时,所体现出来的执行力,充分说明了对战略目标的衡量,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要素。

国民党军队被困孟良崮时,蒋介石派人亲自督战,下面的部队虽口号喊得响亮,但怕死的他们就是不敢往前冲,结果十分明显,输得惨败;而我军军队恰恰相反,收到上级命令后,首先对战略目标进行衡量,然后进行具体分工,最后,团队相互协作,取得了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

战略目标执行过程中,少不了监控管理,而监控管理,自然少不了根据战略目标的落地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达尔文曾经说过:“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世纪,在这样一个形势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变化成为常态

所以,企业对战略执行的监控不能止步于一些例行工作的总结和部署,很多企业战略在执行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问题,能够通过监控管理,快速反应并作出执行改进方案,才不至于脱离目标计划。

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套与之目标一致的绩效考核体系。

战略制定是开始,执行是过程,实现才是最终目的。而在执行中,最重要的是控制检核,掌控战略推进的关键结点并设置对应的衡量指标,当员工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战略落地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华为向来崇尚“狼性文化”,但其对员工也确实大方。

华为的成功,其中一个关键性秘诀就是:在慢跑中推进增量绩效考核管理

华为内部有一个规定:给员工一个工资包,他拿多少工资,按比例倒推他的任务。比如:给他500万的工资包,他拿的工资是30万,那么他必须为这30万去想办法完成绩效考核。

所以在华为,强制规定必须给核心员工加工资,从而倒推他要完成多少收入。

但很多企业经常犯一个错误:部门绩效越差,就越不给员工涨工资。如果工资不涨,优秀员工肯定是留不住的,而留下来的那些,基本是能力不强的。

一份成功的企业战略,从制订→执行→落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更需要在各种不确定形势下快速做出反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其实是特别不喜欢让别人给自己拍照的,特别是证件照。我对拍证件照有种天然的抗拒,以前的体验就是往相机前面一坐,稍微...
    有趣的谷粒阅读 2,555评论 1 0
  • 今天我和妈妈回外婆家,回到之后我就和表哥玩,我妈妈就过来跟表哥说要不回桂平住几天,表哥就答应说,好呀!我们...
    龙家女儿阅读 1,852评论 0 1
  • 捉虾是一种乐趣, 捉虾是一种享受, 捉虾是一种生活。 但今天的捉虾却变成捉瞎。 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一个星期天,忘掉...
    葫芦仁心阅读 2,755评论 3 12
  • 1.多读书。 读书,是把别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 读书,也是去别人的灵魂里偷窥,比如...
    惬意永不放弃阅读 812评论 0 0
  • 破土重生的力量, 仰望着苍穹,却不输苍穹。 努力地向上, 或尽力地腾飞, 都想离他近一些, 再近一些, 尽管多少万...
    小七午阅读 1,2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