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的车程,公路两边星星点点的绿树,车上安坐,突然一首歌沁入心灵,有了稍许的感动。这这是音乐的按摩,还是对未来期许的盼望,内心突然平静,不再有纠结和烦躁,好像是这几天最好的一个状态。
陆陆续续来了几个朋友,聊起过往,谈到现在,也触及了些许未来。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景。言语没有大起大落,舒缓而吐,情绪没有大悲大喜,自然流出,客套中带着怀念,怀念中找到情愫,情愫中找到平和。
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那么不平坦,总有磕磕盼盼的纠结痛苦,也少不了欢喜和单纯的憧憬。回头一望,无论是在生活曲折还是心灵惆怅之时,得到的体悟与成长是最实在的,在毫无波澜的时空中穿梭,反而觉得平淡如水,找不到成长的顿悟。
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有句台词,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却丢失了真实,用网络上的话说,是人处于一种虚幻虚假的努力当中,追求的,无外乎心里的麻醉。
过往如烟云,可以回忆,但不要咀嚼,就像嘴里含了半天的口香糖,你可以感受它的存在,但不要抱怨它已经失去了味道,毕竟它给过你甜的味道。
现在的见面,是现在的我们在过去的时空中寻找彼此,只有这样,才证明曾经存在过。这种存在无利益纠葛,只是自己对他人的一个交代。
生命的某一个阶段,不断的拔出出心灵之刺之痛,刻意寻找一种平静平和的心态,或是激情喜悦的心境,这是一种偏执。带着不抛弃不放弃,痛苦不止生命绽放,带着逃避闪躲,平静到来生命到点。
每一个人都是珍贵的。在尘世的嬉笑怒骂中,行走在道德与法律的两条线间,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基因密码,我对或错,或非或白,或左或右,都活出了自己的模式。
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珍视。慈悲为怀,虚怀若谷,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活的像别人要求一样,也不可能要求别人活得像自己一样,以单一的视角去刻画塑造他人,只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给他一个他想要的世界。
面对过去批评过欣赏过的人,抛弃拿在自己手里的尺子,伸出双手十指紧紧的拥抱他们,不问西东。
有人说,格局是时间和空间的纵深度,我想也是价值和标准的多维度。闭上眼睛放松身躯,你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远远不止当前的脚下四方之地,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只要敢于迈出就会拓展。可往往是,我们太习惯了。
西南到西北不是走出来了吗?这人和那人不是都接触了吗?过去和现在不是都经历了吗?正确和错误不是都体悟了吗?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被动与消极是孪生姐妹,不是外界的围墙让你走不出去,而是内心的限定让你,寸步难行。何谓突破?就是往前走,别多想,每事问,你属啥,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