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
作者:兰陵笑笑生
词话本第十三回重阳词
乌兔循环似箭忙,人间佳节又重阳。
千枝红树妆秋色,三径黄花吐异香。
不见登高乌帽客,还思捧酒绮罗娘。
绣帘琐闼私相觑,从此恩情两不忘。
- 金乌玉兔日月更迭飞逝如箭,人间佳节又到重阳。
千枝红树层林尽染妆点秋色,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吐露异香。
不曾见着登高的飘逸的才子高士,还想着捧酒的绝色佳人。
绣帘低垂、门户深掩中的悄然对视,从此恩情两不相忘、成为永恒的记忆。
1、孟嘉落帽 的典故
乌帽客 引用的是孟嘉落帽 的典故,是重阳节的重要典故。
"孟嘉落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雅典故,源自东晋名士孟嘉的轶事,主要记载于陶渊明所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和《晋书·孟嘉传》。
东晋永和年间(345年前后),征西大将军桓温于重阳节在龙山(今湖北江陵)宴请幕僚。时值秋风骤起,时任参军(军事参谋)的孟嘉所戴官帽被风吹落而不觉,依旧谈笑自若,尽显名士风度。
【典故细节】
宴会场景:席间众人皆着戎装,突遇大风吹落孟嘉帽子
举止反应:孟嘉浑然不觉,继续从容应对,毫无窘态
桓温试探:命孙盛作文嘲弄,将文章与落帽同置孟嘉座位
才思展现:孟嘉见文即提笔作答,文辞超卓,四座叹服-
【文化影响】
- 名士风范: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象征,体现"得意忘形"的玄学境界
- 文学意象:常见于后代诗词,如:
李白《九日》:"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 节日关联:后世将"龙山落帽"作为重阳节重要典故
- 书画题材:成为文人画常见主题,如明代陈洪绶《孟嘉落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