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我都未曾写过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因是担心那不痛不痒的文字无法绘尽走在人生低谷下的苦楚。
字里行间的道理总是显而易懂的,只是日子还是在那里,一天一天的过;苦涩也在那里,一口一口的尝,没人能替你经受煎熬。家人也好、朋友也好,无论是多么亲密的关系,也无法真正的与你“感同身受”,谁的伤谁疼、谁的泪谁流!
就像失眠,所有人都知道那是病症。但只有真正失眠的人才知道午夜辗转反侧、数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是怎样的感受,白天因为睡眠不足头疼欲裂,记忆力退化又是一种怎样的恐慌。
失恋时,无论外表是怎样的坚强、假装着无所谓。都没办法隐藏那从心底拿走一个人的痛。好像把一颗成年大树连根拔起一般,那枝枝节节的根茎上带着粘连的土块总是让原本的那块地现了缺口。就算填平了,一时间那里也是松动的,总要时间慢慢的将它夯实。
在事业受挫、失意的时候,那份迷茫感像站在十字路口的路痴。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对于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无法做出。因为有一种压力叫做输不起!……
当伸出手触摸不到明天,连阳光都会刺疼双眼。而那些痛苦在与人言说时,反而显得娇情。那些无法说出口的委屈,才是真正的委屈。
就像一位好友在陷入困局的时候,他对朋友们的关心回复的是四个字“袖手旁观”。开始我是不懂的,总是设法去打乱他的宁静,想着给人送去关心。直到有一天自己处于“瓶颈期”的时候才明白,过多的关心反而是一种负累。每一次看似关心的询问,得到答复的同时却也触碰了对方的伤口。所以如果不忍心做到“袖手旁观”,那就“袖守旁观”吧。
泰戈尔的诗句中曾写到“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如果“痛吻”是世界赐于我们的礼物,那么消化痛苦就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
小时候我们受伤了、疼了,会哭着找家长;青春期的时候,我们会找哥们喝酒、找闺蜜倾诉;再后来,我们选择一个人去面对,看似落寞的独处其实正是自我疗伤的过程,一个人去舔抵伤口、冷静的审视自己、重新计划未来……
所以,成熟便是学会一个人守一段落寞时光,然后收拾好心的行装,准备迎接下一段灿烂繁华。
其实对于痛感,每个人的体会几近相同,不同的是处理伤口的方式。我始终相信,更好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一切。
就像,守得住落寞的人,才配得起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