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盘,忍不住又点开了这部电影,记得第一次看这个片,我哭完了整整一包纸。对权力的憎恶,对现实的无力,以及对孩子们的心疼,原来在我们生活着的21世纪,黑暗仍然存在,总有受压迫的弱势群体依旧无法寻找到自己的庇护所。
因《熔炉》而认识孔侑,他在服兵役期间读了这部由真实事件而改编的小说,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退伍之后他找到导演,哪怕自费筹款哪怕困难重重,也要将此事搬上银幕。
男主角凭借关系找到一份在聋哑学校当老师的工作,可在任教一段时期后,他发现孩子们的氛围很是奇怪。后来,在偶然之中男主发现了隐藏在这所学校之内不为人知的秘密,性侵、暴力、虐待...一切不幸都降临在这些无辜的孩子身上。
在现实和良知的对抗下,他最终选择带着孩子们走上一条漫长的维权之路,虽然明知未来会有很多困难等待着他们,但他依旧愿意保护孩子们,尽管他们已经遭受了一个孩子不应该遭受的凌辱,但他仍然帮助他们挽留最后的纯真。
影片中陈述的事实无一不让人咬牙切齿,每一次的庭审现场看到恶势力的肆意妄为都叫人愤懑与无助。甚至在法院大厅,母亲劝他多为自己的孩子考虑考虑的时候,他说:“发生那件事的时候我也在场,但退缩了,如果现在放弃,我也没有自信能做好松儿的父亲。”他已经丢掉了太多,丢了妻子,丢了事业,丢了生活,但他不能再丢掉一个人的良知。
可在黑暗的社会里,在权利、金钱与欲望的威逼利诱下,不仅让人变的残酷,更变的麻木与冷漠。需要受到惩罚的,的确是那些万恶的被告,可带给我们绝望的,却是那些明知道事情真相却依旧试图为罪犯们摆脱罪名的保安、检察官、警察甚至收钱同意协商的民秀奶奶。
他们虽各有各的理由,却同样选择缄默不言;他们虽各有各的无助,却同样选择漠视心底的愧疚,他们选择这条看起来最容易的路,正如他们的内心一样带着卑微和苟延残喘的姿态。没有人去责备他们,有的只是深深的怜悯和失望。
影片末尾,老师因抗诉被高压水枪射击,用尽了全力为伸张正义却被打击的体无完肤的他只能无助的重复那句话:
却让我们听的潸然泪下。多想现场安慰安慰那颗绝望的心,多想去抱一抱那个强壮却又柔弱的身体,多想为他拭去脸颊上滚烫的泪水,多想... ...
电影毕竟是电影,再根据事实也少不了艺术加工,如果我告诉你,真正的主人公因为长期的抗争与煎熬,被水枪射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你还能抑制住此刻想要嘶吼的欲望吗?
民秀最后选择了极端的方式为弟弟报了仇,究竟是对,或是不对?在法律与人性的边缘,又有谁能用理性抑制住感性?熔炉如此,辱母案依旧如此。因一部电影,整个国家重启司法程序,从此有了“熔炉法”,为受到侵害的弱者发声,可法律终究是无情的,万千种境况,万千种情愫,仅靠一部法律体系,又怎能完美的解决所有案件?
这个世界就像一个熔炉,冒着噬人的烈焰和腾腾的热气,金钱、地位、欲望甚至爱,都一步步引诱着我们,沉陷其中,不可自拔,而在这熔炉之中,我们是如此的渺小,无法抵御,无法抗拒。《熔炉》,受伤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哪些相信正义却被现实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的人们。
人之初,性本善否?我甚至在想,也许我们只是将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隐藏了起来,倘若真正遇到导火索,我们都将会变的冷漠,甚至冷血。就像多年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当接过军刀开始杀人时,我自豪的笑着...死在我手里的中国人太多了...我竟然变成畜生,做出这些丧尽天良的事,我简直是个魔鬼...”可又有谁能将这个态度和蔼、举止绅士的老人和曾经的杀人狂联系在一起?
电影总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更深入的思考。一个好的演员是值得被尊敬的,因为他奉献了自己的躯体替我们感受绝望与煎熬,帮助我们去成长,去体味生活。虽然电影已结束,可性侵、暴力却一直在发生,熔炉不会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