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胖了一圈儿,暗暗下了决心要减肥。然而来办公室聊工作的朋友们突然起哄说要去考察“地锅鸡”项目,吓得我连连摇头:不去不去,我还要回家带孩子。
然而他们一嘴一个“你肯定想不到”:
“营业场地是早些年生产队的牛棚改的!”
“包间都跟集装箱样,出门就是天,就那人多得还挤不动!”
“炖得都是散养的柴鸡啊!生意好得养活了好几个农场!”
“鸡子吃完吃米饭,用的是炖鸡的汁儿,生米直接下锅,现场焖熟……”
“秘制的料包儿!”
“老板是个诗人!”
……
最后也不知道怎么地,竟然鬼使神差的上了车了,导航一响又吓得一懵:
“距离目的地还有104公里,长途开车,请确保油量充足!”
WTF??
咬咬牙狠狠心,想起过去有句话:谁还没趁年轻做过一件疯狂的事儿呢?算了,走吧!
地方其实不难找,在新乡辉县孟庄镇太行大道上,对面就是河南本土著名雪米饼和仙贝的生产厂家“米多奇”。
饭店的名字就是“天泰地锅鸡”,地图上能搜出来。“天泰”是“淼庄地锅鸡”品牌的总店,据说现在省内有许多“淼庄”的加盟和直营店,生意都不错。在郑州我还没见过,毕竟这两年咱这儿禁露天烧烤,靠劈柴烧起的地锅鸡还是挺有压力的。
入门的冷柜里放着些时令的凉菜和招牌腌菜。
其实走了几个地方以后,发现这种入门直接有凉菜档口的形式,其实是河南北部一些中小饭店的常见做法,真材实料,点菜现调。
地锅鸡的亮点配菜:豆腐串和炸腐皮。
在我现场直播的造饭过程中,我那些85前的朋友全被豆腐串吸引了。感觉他家的豆腐串应该是买了机制的回来后,又重新过了油的,因为看起来整体更蓬松了。
莫名就进了人家的后厨,厨房大姐看我们一帮人嚣张的样子刷的一下站起来,看我咔咔咔拍照片的样子也懵了:
“你们……是咱的顾客么?”
“啊哈哈哈我们是朋友,是朋友……”趁大姐还没反应过来,我赶紧溜了。
下图是常见的主菜形式,虽然是来吃鸡,但是还是会多点一些排骨放进去,为得是汤炖得更有层次,口感也更丰富。
注意那个褐色的纱袋。这个就是他家的秘制配方。会从炖鸡开始,一直在锅里煮,直到下米饭前才会捞出。
料碗就很正常了,葱姜蒜,八角、干辣椒。
做鸡,先贴饼子。
灶台生火,服务员端着一碗生的玉米面,戴着手套攥出一个个同等大小的小球,均匀的在锅边贴了一圈饼子。
经我的亲自验证:炖肉要炖40分钟,但饼子最好吃的时候还要更久一些。盖上锅盖炖肉时,饼子借了肉香,到了掀盖时分,肉可以吃了,可是此时的饼子其实还浸润在刚才的水汽里,需要稍等片刻,等锅边的水汽蒸发干净,饼子也会有了一层焦底,内里的粗粮香气才会绽放出来。
家常做法,油热后,把刚才料碗里的东西一起下锅。
简单翻炒一下肉,加水,一次加足量,然后倒进去玉米。玉米是本地玉米,有嚼头,不太甜,越吃越香的那种,不是糯玉米啊水果玉米那种妖艳的货色所能比的。
加干茶树菇,加豆腐串,盖上盖子,一直到熟都不会再翻动。老话说“掀一掀烧半天”,越到这种原始且民间的烹饪手段里,越被执行的彻底。
40分钟后起锅,热气蒸腾。
开吃。此时肉质刚刚好,鸡皮劲道弹牙,鸡肉离骨有型——这样的口感说明食材品质还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这些年,我已经是吃鸡的半个专家了:我认识的一家搞桑蚕鸡养殖的农场,澳桑农庄,一只鸡往往要养到10月龄才出栏,价格165一只,烧出来后肉质紧实的像牛肉一般,骨头特别刚硬,反而是炖汤最好。相比之下,淼庄的鸡卖28一斤,感觉已是吃鸡最优性价比了。
淼庄地锅鸡配菜扛把子——豆腐串,以及带点脆骨的小排骨。
配菜,可以加点。
正如前文所说,这饭店的格局本就很粗放,现在墙上直接钉了菜单,抬头一瞄,随时加点。
重头戏来了:米饭,配菜有鲜香菇、干豆角、粉条、花生。
下菜顺序也有意思:服务员会先检查火,太旺了去柴,不够了就添;然后舀出一勺汤尝咸淡,然后确定下水量;继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米和配菜先后入锅,我舀菜的时候还被阻止了一下,大概是怕破坏了受热的层次。最后加干花生米和红薯粉条。
上盖焖米20分钟,依然是中途不揭锅盖。
撒香菜和香葱碎做点缀,饭好了盛饭。有特制的饭铲,可以正好铲出一层薄薄的五香锅巴。有这么多好物加持,又是汤炖到最后的精华,加上农家柴火灶的火力助威,这样米饭如果不好吃,简直就是天理难容了。
体验了这样漫长的炖鸡和造饭的过程后,我跟朋友感慨:这一晚上也就能对付一桌了,翻台就不用想了,怪不得你们说台子不好定呢。等饭的间隙出门转了一圈,外面近30桌已经座无虚席了。
像我一样等饭的人很多,无聊的人却没有,都是围炉而坐,谈兴正浓。
秋日已到,凉风穿堂。
这样半露天的小院儿,抬头能见的是点点星光。而简陋的采光环境,竟然使得抠手机的人少了,自拍的人没了,反而能在飘散的肉香中,努力穿过揭盖一瞬间的蒸汽,专注地吃好一顿饭,端详对面朋友的脸庞。
回去的时候老板竟然亲自来上菜了,而且也是个80后,朋友说来来来,做首诗吧。
老板端了酒杯豪爽一笑:“喝酒!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