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森林坤,高效阅读达人。
今天我们分享养成好习惯的一些方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做事会有3分钟的热度呢?
还有拖延症是怎么回事?
3分钟热度是,热情已经褪去,没有持续执行下去的方法或动力。
拖延症有可能是你的计划不够合理而执行不下去。
一个习惯之所以能养成,关键在于培养习惯的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
什么是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者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地状态”。习惯就是把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的行动。
那么养成习惯是怎样的过程呢,我们从上帝视角去看下
在《只管去做》一书中讲培养习惯的过程就像是推着一块大圆石头上山。
刚开始的时候会一切顺利,在新鲜感和热情的引领下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甚至不愿意停下来。这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推着石头上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这是第一阶段,有热情的加持可以坚持“三分钟”。
习惯养成的过程
但是紧接着真正的考验就出现了,当新鲜感和热情褪去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推着石头上山好难啊,好辛苦。这时会出现是放弃还是继续的念头。如果放弃了就是所谓的“三分钟热度”,如果我们选择继续,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靠新鲜感和热情已经不行了,该怎么继续下去呢?
这是第二阶段,还好有很多前人留下了经验和方法供我们借鉴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继续前行。
继续往前,在快要到山顶的时候,无论身体还是意志,我们都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太辛苦了,为什么要坚持呢?值得吗?这时候容易出现自我怀疑的想法,大部分人都在这样的自我怀疑中放弃了。你想想作为一个快要达到山顶的人,这时候需要什么来做为动力能够更好的坚持下去呢?
这是第三个阶段,经过前面路程的方法和经验,这个阶段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了。
也就是说养成习惯,要经过这样的三个阶段,才能完成整个过程。了解了整个过程有助于我们养成习惯,如果需要21天养成一个习惯,坚持到第5天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不错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坚持到第15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自己,现在是困难时期,可以寻找些方法帮助我们更好的坚持下去;坚持到第20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自己马上就到山顶了坚持一下就胜利了,给自己加油!
回到现实,我们再看看养成习惯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什么问题让我们坚持不下去?
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怎么办?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已经安排好的时间内突然有其他事情插入
因为加班或个人私事导致计划中断
因为天气或突发事件导致多日无法持续行动
你有没有发现了吗?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出现的让你措手不及,这种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就容易放弃。
“你想象以下,有一天你加班到很晚,然后走路回家,周围很黑,基本什么都看不见。就在走过一个转角的时候,突然人们带着僵尸面具跳出来,大喊一声“啊!”,你是不是会被吓一大跳?”
“如果我们重来一次,仍然是加班到很晚,然后走路回家,周围很黑,基本上什么都看不见。跟上次不同的是,你已经提前知道有个朋友在哪里藏着,想要玩个恶作剧吓唬你,这时候你走过那个转角,突然有人戴着僵尸面具跳出来,大喊一声“啊!”,你还会被吓到吗?”
第二次肯定不会被吓到了,培养习惯也是一样,当我们已经预想到阻碍,并且还写出了应对方式之后,就像是已经提前知道了会发生什么。当这件事情真的发生时,就不会那么紧张,也不会轻易的放弃了。
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遇到拖延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在培养习惯之前,特别需要有个仪式
很多人认为仪式感,形式化,容易忽略。其实不然,很多的场合都有仪式。
我记得小时候上学,每当上课前,老师进入教室的时候,班长都会叫:“全体起立”
同学们会说:老师好!老师说:“同学们好,请坐。”然后再开始讲课。
1,仪式感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人其实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例如进入图书馆自然就会安静下来,想拿本书看看。进入喧闹的商场,你的心情也会躁动起来,有想购物的冲动。
这是图书馆和商场给我们营造的仪式感。
2,仪式让弹性时间变为硬性时间。举个例子,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下班后要和朋友看电影,并且已经买了了电影票,那天的工作效率会特别高。如果你下班之后没有什么特别要做的事情,就意味着下班之后的时间是弹性时间,做什么都可以。所以呢你会觉得时间还有很多,工作慢慢干呗,效率就低了。但如果你下班之后要跟朋友看电影,而且已经买了电影票,那么这段时间相当于已经预支出去了,是硬性时间。所以你会觉得,必须要按时下班,有了紧迫感,自然效率就提高了。
我原来在的读书训练营里的一个小伙伴,在每次读书前,准备好记号笔,便签,笔记本,水杯,然后整齐的坐在椅子上,做三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再开始阅读。这就是一种仪式感。
培养习惯过程中遇到,自我否定,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外面阳光明媚,屋里舒适安静,非常适合阅读,仪式感也已经就绪,然而就是不想阅读了怎么办?
人呢总是会有矫情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矫情的时候用些物质奖励或者鼓励来安抚,再好不过了。
例如:告诉自己养成习惯后奖励自己一部新的手机。
例如:得到别人的称赞亦或者自己发自内心的肯定以及自我欣赏都是抚慰矫情的正能量。
对于阅读来说,收获一种新的知识,是一种内驱的奖赏。
散步的时候内心平静下来有了新的创意想法,也是一种内驱的奖赏。
这些要自己去觉察,去感受。其实培养习惯,也是一门心理学。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就是这三大类。
接下来呢,我们看下一个可落地的,有韧性的计划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有韧劲的计划
1,计划要具体,可量化,可执行
例如:我要减肥,我要运动,我要挣100万,我不能迟到。这样的目标是不能完成的。
应该是这样的:
我要30天减重5斤
我要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30分钟
我需要做某某工作,2年时间挣到100万
我不能迟到,应该是我早上几点起床,到公司不迟到。
你发现没,每个目标都是具体的,可执行的,可量化的。
假如:如果我们要制定阅读计划可以是
每天早上6点起床,阅读30分钟
2,计划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撮而就的,要循序渐进。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有句话叫慢慢来会更快。
假如刚毕业的小姑娘,就想找个月薪2万+的工作,估计很难,最终自己会受挫。所以计划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再比如对于一个经常不运动的人,制定的计划是每天力量训练1小时。这样的目标定的太大,会造成压力很大,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刚开始阅读,不要要求自己每天阅读1小时,可能这时你的注意力就是个问题。不妨先从15或20分钟开始。
3,设定仪式感,
仪式感的庄重感,会让我们更加注重这件事情,更加认真的对待。
仪式感也会让我们快速的进入到状态。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设计一个仪式感,哪怕实在没有条件,做3个深呼吸也可以帮助我们平静心情,形成仪式。
4,设定突发事件处理规则,使用方法坚持下去
我们可以预设些突发事件(如:前一天加班到很晚,导致今天起床晚了),当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今天的阅读时间调整到午休的时候,或者坐在公车上。
让计划变得有韧性,有助于我们坚持下去。
5,设定奖励策略,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使用外在的奖励还是内在的奖励,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每个人都不是每天精力满满,如果是21天的计划,完成80%就算是胜利完成了。
拥有一个合理的好计划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是培养习惯过程中的导航地图。希望小伙伴们都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计划,充分利用这21天的时间,养成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