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巧或是预谋,我前后相接观看了《血战钢锯岭》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两部有关战争的电影,写下来一些感与想。
缘起对两位导演的喜爱。
前剧的梅尔吉布森无论演、导均为行业响当当,这位小个子男人激情不改,蛰伏多年再次用心打造了有鲜明个人烙印的英雄交响曲,用血与火泼洒出二战期间拥有独特信仰性格又屡创神迹的医护兵道斯,真实战场的残杀、集体意志的力量、个人生命的强弱,以及相互之间的渗入和跳出。
梅尔吉布森是相信自己的,也是信服英雄的,更服膺英雄对于现状、时代以至历史的影响力。所以,《血战钢锯岭》是关于二战英雄的,而且开篇就是枪弹横飞满目血与火的写实战场,你一触及,便入榖中,何况这故事还是循着真人真事而来,观者更添了许多的叹服和接受。
后剧的李安在华人影圈和好莱坞都成名已久,见识、影响和风格更是不群,看过不少关于他的摹写记述,更是由心喜欢这个温雅坚持的同族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个技术方面的突破和标杆,不过对于导演来说,技术只是方法,他要用自己的趁手“武器”,用120帧的精微颜容神色,让你沉浸在偶为英雄的技术兵比利,在美伊战争间隙短暂回国休整期间的不断遭遇当中,展演导演对于战争与人性、英雄与群氓、同行与逆行、自我与他观的理解和思考。
接连看完两剧要4个多小时,但是不觉辛苦。两位导演对于影片节奏的掌控推进、重点人物的冲撞突围都把握的成熟而恰当,画面视角和音效剪辑更是夺人耳目,经久让人回味。
虽然两部电影都是关于战争英雄的描摹,也突出了他们的功绩影响,但也有不同。
前剧更加强调道斯的个人信仰,正是他的独特信仰,才有了第一例不带武器的参战,更有了不带武器在战场凭1人救助70多人的伟绩;后剧也把比利为逃避罪责而参战的动机托出,不但英雄自身去光环,大众也有嘲讽、有误会、有利用,也有仰慕。
慢慢观来,两部英雄战争电影,倒实实在在成了反战作品。
前者是暴力反战,触目惊心的战场,残肢断首烈火焚身,成群生命倏忽即没,拿来反衬道斯日常生活的静谧小镇和甜美爱情,更是说不出的诡异,而几于恐怖。
后者是细节反战,无论是伊拉克民众在美军监视下的寻常一举一动,还是比利一双眼睛时而痛苦沉思时而热泪满眶的复杂纠结,以至美国民众对战争对英雄的奚弄利用喧闹不顾,都是反思战争对于生活的意义、对于个人的价值,甚至影片的名字也充满反讽。好像台湾版也有翻作《比利林恩的漫长休息》,却是太直白了。
虽然反战,但两部电影都表现了英雄。
只是,前剧是英雄的崛起和美化,后剧是英雄的消解与日常。二剧都是起于战场终于战场,不过前剧增加了对电影原型的采编记叙。让人嗟叹的是,这个原型据说比电影中表现得都要传奇,是二战中美军唯一获最高荣誉勋章的英雄,但是,二战后的道斯接连遭遇了疾患、丧妻、再婚和贫困等生活日常。
接连观看两部电影的好处在于,从《血战钢锯岭》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们完整展示了一个英雄的真实境况和自然存续,从早年的奋斗、精神的主导、自我的坚持,到高光的闪耀、英雄的诞生,再到成名的宠幸、日常的消解、周遭的相对,最重要的,要有继续生活的种种坚守。
好作品既能反映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与无常,也能深刻我们的领会和体验。《血战钢锯岭》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是这样的。在日常,在身边,以至我们自己,都会有英雄或英雄行径;但是,英雄只是一个点,是完成的已然,生命确是条条线,无论自视或他观,要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醒悟和廓然。
最好,也许就是鼓盆而歌,相与四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