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想要深情地表达些什么,总觉得会被人认为太过矫情,于是一遍遍改文案,一遍遍斟词酌字,希望看起来不是那么矫揉造作,又能刚刚好表达出需要被理解的心情。
有的时候又会想,去你妈的,为什么要这么在意别人的想法?谁会真的来看你写了些什么?谁又会真的关心你今天什么心情?大家都很忙,忙着晒热点晒生活晒孩子晒美食晒工作晒旅行,大家都有需要被了解的情绪,难道还要一个个去关心吗?
于是,渐渐的,不再发什么长篇大论,只发图,谁爱看谁看,爱怎么想怎么想,反正只是想表达,不关心会收到多少回复,但是人性本贱啊,过了半个小时之后,没有人评论点赞,又会觉得很失落。
于是,在朋友圈就渐渐透明起来,不再那么勤快的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发出来,只发一些觉得可以被大家知晓的东西,也甚少给别人点赞评论。渐渐的,就发现,朋友圈一百多号人,能够时常说说话的,就那么几个了,其余的,要不就是工作关系,要不就是不再有交集了。
这就是本人现在的状态,很孤独,少有人能够真的理解,少有人人能够好好地交流,少有人给予真的关心,相对的,对于朋友付出的也甚少。很孤独,但又享受孤独,有人群恐惧症,极其厌恶呆在人多的吵闹的地方,更喜欢独处。很孤独,但能够绝对自由,游走在自律和放纵之间,相对来说更加自律,但没人管容易懒。很孤独,也渴望交流,渴望建立关系,渴望被人喜欢,但如果不能被理解,就宁愿孤独。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那我选择孤独,我不相信人是与生俱来的群居动物,我觉得大多数人其实在大多数状态下都是孤独的,因为很多事情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自己能决定,这是一种心理常态。
并不是说剩下的就都是庸俗了,我羡慕开朗热情的人,能够交很多朋友的人,能给别人很多爱的人,这样的人我也很喜欢,我也很想和这种人做朋友。
但是啊,如果说悲观主义是一种天生的思维,也许只有保持这样的状态,才不至于带给别人太多的负面情绪,就像99%纯黑巧克力一样,我的包装可以很好看,但你要知道我是很苦的,这就可以了,你不能逼我加糖加奶,因为作为纯黑巧,我的苦等于我的尊严,就像柑橘类如果不酸,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柑橘类的尊严一样。
所以啊,矫情的话,该写还是得写,生活本身是一场无法避免的庸俗,没有人能够剥夺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