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儿子高考后的这段日子,百感交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2022年的6月7、8两天,陪着孩子经历了他学习生涯中最激烈的拼杀,这场持续12年的战斗,暂时画上句号。考完后都满心欢欣的期待这场旷日持久战斗的盛大结束。终于熬出头了!
6月25日凌晨,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不停的去用手机,用电脑刷网页,查成绩 。但是,看到结果的一刹那,心瞬间由云端跌到了冰窟!我和孩子都难过的一夜没睡,比估计的分数至少低三十分。刚刚过一本线的成绩,让一个河南的小镇刷题人情何以堪!怎么办?怎么办?复读还是再战??!
我们纠结,痛苦。强烈的不甘啃噬着心。孩子蜷缩在床上,不吃也不喝,一个劲儿的抹眼泪。我们把忧伤悄悄收藏,再用轻松的表情去安慰孩子。毕竟孩子才是我们的天!其他都排后面!
经过了几天的面对,接受,商量,下定决心准备报考,报一个省内普通一本。我们开始研究志愿填报。厚厚的三本书,而真正需要的内容并不多,一分一档,分数直接决定了所能报考的学校。把超一本线三十分能上的学校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了解情况。结论是:我们能上的学校太少了!越翻,不甘心就越强烈,那一点点的不甘心逐渐累积,把报考的想法一点一点挤走。终于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再战一年!
经过家庭大会充分讨论,孩子愉快的接受了复读方案。目标明确,行动迅速。马上通过熟人打听复读学校,确定学校之后,租房子,搬家!给孩子找薄弱学科的补习老师,一对一辅导。一气呵成,十多天的时间迅速完成了一系列复读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欠开学。全力以赴,再战一年!十多天的时间,因为有目标在前方,虽然一直忙乎,但并不觉得累。
7月18日,一本录取工作开始!上午突然接到一条教育考试院的短信,你的档案已投档,学校:某某大学!
是惊,是喜,还是遗憾,真的说不清!怎么可以这样给我们开玩笑!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儿???
话还从决定复读开始说起。在咨询复读学校时候,有幸遇见一位资深高三老师 。她了解孩子基本情况之后,建议我们一边着手准备复读,一边要把志愿给填上,要填好一些的学校,冲着捡漏。捡到了就上,捡不到就滑档,复读。这也是给自己一个撞运气的机会。
我觉得这个建议甚好。就在填报志愿的三天时间内,把报考指南的几本书仔细研究,找一些可能出现“小年”的学校。划定几所目标学校,这几所学校正常录取线至少要高于孩子分数的20—30分。这种填报全是赌运气,如果碰到这些学校的滑铁卢年份,我们才有可能被录取。全国几千所大学,去捡漏六所学校,在信息和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几率跟买彩票中奖一样。
我们就是抱着大不了滑档,复读的想法填报志愿。报完之后,就把这件事扔到九霄云外了!唉!怎么又被录取了呢?是运气好的爆棚呢?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呢?时也,命也!
满心期待的时候给我们泼一盆冷水;决心再战的时候,送来意外!是喜吗?也算不上,毕竟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该忧吗?好像也不对!买彩票似的志愿填报,还能被录取能有几人?是感谢上苍的眷顾,让孩子少受一年高考的折磨?还是隐隐担心,即使上这个学校,后来的路依然不平坦,需要孩子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填平高考的差距!
现在我们依然纠结,去上吧,它毕竟还不是985或者211,离目标学校有差距。不去上吧,明年高考志愿填报受限,再说如果真复读,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我的2022年,像过山车一样,起伏跌宕,我的小心脏啊,一次又一次经受考验!
再次相信一句话,你只管尽其所能的努力,结果交给上帝!一切皆有可能,人生不可被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