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多伦多玩的话,一定要去逛逛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博物馆虽位于市中心,交通还算便利,可乘地铁直达。地铁站的名字就叫博物馆站(Museum Station)。假如你对历史感兴趣,在里面看上几天都不会倦。这个博物馆是北美第五大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文物,其中包含很多价值连城的古董。博物馆的一层楼有个远东文物展区,占了大半层,摆放了数千件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文物。
两年前我们一家四口到这个博物馆玩过一天。因为带着孩子,所以基本是走马观花,不能好好欣赏。后来看了一篇介绍博物馆中国藏品的文章,才知道原来那个馆里有许多来自中国的稀世文物。
上个月的一个下午,我独自一人去探访这些移居加拿大的中国国宝。
祖大寿墓
一进远东文物展区,就可以看到一个有半球顶的古墓。墓的主人祖大寿是明末和清初的一个将军,是吴三桂的舅舅,他用炮火干掉了努尔哈赤,为明朝建了大功,还因其智勇受皇太极的敬仰。祖大寿去世于1656年。
从小就对与死亡有关的东西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对这个墓我也是基本不敢正眼看。在墓的旁边有一台用于播放解说视频的机器。墓不敢看,视频是要看的。点了“播放键”,视频是关于祖大寿墓真实性的考证录像。一个叫卡拉阿斯(Klaas Ruitenbeek)的文物学家去墓的原址考察。原址在北京海淀清河,离鸟巢奥林匹克体育馆不远。卡拉阿斯中文讲得不错。在一个貌似建筑工地的地方,于杂物堆中间,卡拉阿斯见到一个以石龟为基座的大碑,兴奋地连叫“哎呀哎呀”。在石碑上,他找到了三个关键文字,手比着那三字,他念道:“祖、永、聂(烈)”。他说祖永烈是祖大寿的儿子。视频最后也没提供其他能证明是祖大寿墓的证据。虽然石碑并不能证明在博物馆的墓是祖大寿,至少可以证明此墓属于祖大寿或其亲人。
这个墓是怎么到了加拿大呢?1919年,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想要采购一座中国明清墓。当时一位在天津做生意的英国商人,乔治•克拉虎 (George Patrick Joseph Crofts),接受了博物馆的采购任务。有个自称祖大寿后代的人找到克拉虎表示愿意出售祖大寿墓。1920年,克拉虎到墓地现场考察,经博物馆认可后,只花50大洋就买下了祖大寿墓,然后不远万里,通过轮船海运到加拿大多伦多。
易县辽三彩罗汉像
在远东文物展区,有一半场地用来摆放中国来的观音、如来和罗汉像。其中有一尊来自中国易县的辽三彩罗汉像最为珍贵,据说其艺术价值不亚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杰作。
易县三彩罗汉总共应该有16个,雕塑于辽代。罗汉的脸是按僧人的真实面孔制作。安大略博物馆的这尊罗汉抱腿而坐,神态安祥,眯眼微笑。
安大略博物馆里的罗汉像是如何到达加拿大的?带着疑问我在网上找寻答案。
在博物馆关于这个罗汉的网页上写着:
购买资金来源:沃伦夫人赠予 (Credit Line: Gift of Mrs. H.D. Warren)
在另一个介绍沃伦夫人的网页上提到沃伦夫人是安大略博物馆的长期捐助人。在同个网页上我又找到了两个参与罗汉交易的人的名字,查尔斯•库勒利(Charles Currelly)和乔治•克拉虎。乔治就是前面提到帮安大略博物馆采购祖大寿墓那个商人。查尔斯是博物馆的建馆馆长。1912年查尔斯买三彩罗汉时,购文物的资金所剩无几,是沃伦夫人捐助的。
我继续在GOOGLE上搜索后,读了些资料,终于把罗汉从易县到加拿大的路线弄清了。先说说一个名叫贝尔契斯基(Friedrich Perzyński)的德国文物商人。在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的《来自中国贝尔契斯基》一书中,记录了他在中国寻找罗汉像的过程,提到了罗汉像的原安放地址和去向。
1912年初,贝尔契斯基在北京一个古玩店发现了一尊三彩罗汉像,激动不已,便想向店主人购买。店主告诉他这尊罗汉像是属于一个日本商人的,只是放这店里修补。经过多方打探,贝尔契斯基得知这尊三彩罗汉像来自河北省易县的一个山洞,且洞中罗汉不止一尊。他便带上翻译和助手去易县找那山洞。
1912年秋天,在一个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贝尔契斯基一行人找到了位于一座山半山腰的神秘山洞,睒子洞。到了洞中,他们发现洞中空空如也。向导目瞪口呆,因为几天前他还来过山洞,那时还有几尊罗汉像。
原来在贝尔契斯基来前,已有几个外国文物商人来到当地,向村民购买罗汉像。利欲熏心,有几个村民趁天黑借着星光冒险爬山进到睒子洞,偷运罗汉下山。山高路陡,一两尊罗汉像在运输途中不幸摔碎,剩下的则被成功运下山,卖给外国商人。
贝尔契斯基并不甘心,到处寻觅罗汉像踪影。几经努力,最后买到了两尊(或更多)罗汉像,并将它们运回德国。
同年,克拉虎在北京从一个文物商人手中买到了一尊罗汉像。当时他为伦敦的弗兰克公司( S.M. Franck & Co. )服务,替该公司在中国采购文物。这尊罗汉像先是被他运回了伦敦,而后弗兰克公司又把像卖给了时任安大略博物馆馆长的查尔斯,并被运至多伦多。
元代壁画《弥勒佛说法图》和《朝元图》
在摆放那些佛像和罗汉像的场地,周边的三面墙上有三个超大壁画,是博物馆“镇馆之宝”。它们是元代壁画《弥勒佛说法图(The Paradise of Maitreya)》和《朝元图(Homage to the Highest Principle)》。《弥勒佛说法图》居中,《朝元图》有一对,分居两侧。
《弥勒佛说法图》的壁画来自山西省稷山县的兴化寺,以佛教人物为主题。《朝元图》壁画则来自山西平阳府万圣观,以道教人物为主题。
《弥勒佛说法图》长11.11米,高5.22米,为著名画家朱好古所画,创作于1298年。壁画构图方式为对称构图,中间是弥勒佛,两边各有三个菩萨。佛祖和菩萨的头后面都罩有光环。
《朝元图》两幅画各长10.37米,高3.20米。构图方式与《弥勒佛说法图》极其相似,成画年份与《说法图》相差没几年,很可能是朱好古或其弟子所作。
博物馆关于《弥勒佛说法图》的网页上有一个视频介绍了壁画的采购和运输整过程。
1920年左右,中国四处兵荒马乱。兴化寺的僧人为保护壁画,将之切割成小块并藏于隐秘地方。后来当地大干旱,僧人们无法维持生计,只好将壁画出售。1923年,几个太原的文物商人联合买下了壁画。1928年,这些文物商人准备转卖壁画,时任中华圣公会河南教区主教的加拿大人怀特(Bishop White)得知消息后,急电安大略博物馆馆长查尔斯,建议迅速筹款买下壁画。后来壁画以5000元银洋出售给查尔斯。1929年1月,壁画从太原运到天津,从天津走海路到美国波士顿,再由火车运到多伦多。
博物馆网站上我没有找到关于《朝元图》如何到达加拿大的信息。网上有篇文章简单介绍说壁画于1930年左右为日本商人盗卖,几经转手,最后为安大略博物馆所购。
在博物馆里,我坐在一张沙发上,看着壁画和那些雕像,我仿佛看到匠人们拿雕刀精心雕刻,画师们用画笔时而沉思,时而描画。
他们如果得知这些用心血甚至魂铸出的作品竟然被运到地球另一边的异国,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些文物,躲过了战争时间的炮火,躲过了一场场浩劫,得专业工匠精心维护。从这个意义来看,博物馆未必不是它们良好栖所。
这些名匠的呕心杰作,现在静处异国博物馆一隅,没有香火烟雾的缭绕,远离世俗的喧嚣和铜臭,闪耀着黄皮肤匠人的智慧,展示着古老中华文明的精萃,不卑不亢地,接受着世界各地游客的瞻仰。
有到多伦多,务必去拜访他们。
参考资料:
1. 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网站
2. 揭辽三彩罗汉像流失海外的惊人真相(凤凰网文章)
3. Tracking Sources of Chinese dress and fabrics in museum collections
馆中的其他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