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40岁开始学,需要20年也就是到60岁才能学会。如果20岁开始,加上10年,到30岁学会。
思考:所以,越早开始学习阿德勒心理学越好,当然,或许也得至少是成年人?有一些人生经历了才能真正理解? 20岁开始,应该是个合适的年龄。 (孩子10岁开始,难道15岁就可以掌握?哈哈)
2. 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评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多数的7个人?
思考: 不要聚焦和关注一定会有讨厌你的那一个人。而是专注在能够与你互相接纳成为好朋友的那2个人。勿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3. 幸福即贡献感。
思考:要想获得幸福,就去"对别人有用",不管是去社会上工作还是在家里做家务。
4. 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具体说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他们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 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思考: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不要去期待"成为特别的存在"。脱离"普通"状态。
自己现在对这一点感觉特别强烈,从小一路在学校优学的自己,工作后一路努力的自己,等现在这段时间,达不到自己是"特别的存在"的时候,内心真的太容易沮丧。 我的父母从没有给我灌输过"接受普通的自己"的思想过,从来都是"优秀、第一名、出国",从来没跟我说过我就是普通的一个人,所以当我真正接触到这个"真相"时,突破起来特别困难。
以后自己的孩子就不要这样了。我们都是普通的存在,不是特别的存在。
5. 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的"甘于平凡的勇气"。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但是,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思考: "甘于平凡"并非是放弃学习、放弃努力,得过且过,混沌度日。恰恰相反,我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谁都是普通人"的大局观和"甘于平凡"的勇气之后,更能够定下心来看书和学习,取得自己的人生进步。发朋友圈还是不发朋友圈,有人点赞还是无人点赞,都压根儿影响不了自己什么。因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在不断努力的人,跟很多其他人一样。
6.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思考:又要提及自己减肥的事了哈哈。 既不要想昨天又是乱吃和没做运动,也不要想未来和计划未来能减重多少,只聚光在今天,今天能做啥就做啥。这个今天,本身就是最最重要的。人生不是为了登山顶,路上一切皆风景。就是此时此刻,跟其它都没有关系,认真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7.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因为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思考: 对于养育孩子,不要去想小时候他如何可爱,不要去期待未来他多么成才成功,今后自己老了他如何孝顺父母,不要太着重如何计划他的人生,与孩子,就活在"此时此刻",这就是最好最幸福最完结的事。
8.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我们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
完整回答: 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思考:幼时的我,年少时的我,成年后迷茫的我,肯定都问过我自己,问过别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为什么活着?" 尤其在遭遇一些看似重大的人生打击时。记忆中还有自己百度输入这两个问题寻求答案的影子。
今天阿德勒的这个答案,才是我"梦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佳答案!
以后我的孩子肯定也会有这个疑问,如果他来问我,那我将非常开心的告诉他这个答案——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每个人自己赋予自己人生的,而是能赋予你的人生意义的只有你自己,没任何人能代劳,能诠释,能指引。
9. 阿德勒的"引导之星"能永远引导你走上自由的道路,当你遇到一定会有的迷路时,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好,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这颗"引导之星"就是—— 他者贡献!
思考: 他人贡献+跳舞在刹那的"此时此刻",人生幸福的两大必备法宝。
10 . 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或是无意间得知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
思考:《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我相信,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书。
《阿德勒心理学入门》(岸见一郎),若有中文译本,应该找机会买来看。或是日语加把劲,到后面能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