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听了三毛的故事,使我不寒而栗。三毛上学时理科成绩很差,为了提高成绩,她想了个笨办法,将课后所用习题做好并背了下来,第一次考了满分。结果老师说她是抄袭,并拿了另外一张比较难的试卷,她考得一塌糊涂。那位老师在她的眼睛周围用黑墨画了一个黑眼圈,嘲讽她是个笨学生。
这件事情给她很深的打击,她患上了抑郁症,直到遇到她的老公——荷西,才从抑郁症中慢慢走出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没有人真的凭分数来喜恶学生呢?在如今社会,我想这种现象,应该少之又少,如果以分数来。
比如韩寒,当他去办公室办理退学手续的时候,老师们问:“你不念书了,将来靠什么生活?”韩寒说:“靠我的稿费!”老师们全笑了。那种笑声让韩寒现在想起来还格外刺耳。
可是韩寒现在的生活,是不是给当初那些嘲讽的人有力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也是一名工龄三十年的教师,回顾过去的教学生活,我扪心自问,从来没有歧视过任何一个差生,相反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照顾。因为他们或许比那些优等生,更早走上社会,或是有朝一日,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关照他们。因此,我们千万不能用成绩去衡量学生。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台湾作家林清玄等等中外名人,在上学时,也曾遭遇成绩很差的窘境,可是,他们最终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平时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这次跟要对差生更要多一点爱,更多一点关怀。
诚然,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没有哪个学校,没有哪位老师,不希望把学生成绩考好,作为老师的我也是。可是分数虽能反映学生成绩优劣,但是却不能完全代表一名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更不能说明那个人的道德水平。
1995年清华朱令被用铊盐投毒,1997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王小龙用铊盐向同学投毒;2004年云大马加爵锤杀舍友;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常某用铊盐向三同学投毒;2012年,凤冈一学生将高效氟氯氰菊酯农药投放到桶装水内;2013年复旦黄洋被舍友投毒,2013年南航彭某被舍友刺死。还有药家鑫、复旦大学林森浩呢?他们哪一个不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哪一个不是学校引以为傲的学习典型?他们的成绩固然很好,但所作所为又是那么令人不齿。因此那些如果成绩很好而品德败坏的话,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这是不是更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因此,学生的好坏又怎能以分数来衡量?
像韩寒那样的人即使在分数上他输给了很多人,但他们走去了自己的天地,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同样走上了成功之路。
学生好坏因从道德品行上看不能从分数看,天下只有一个自己,没有两个同样的人,国家也只有一个主席,世界也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如果考低分的学生就是坏学生,这是不科学的好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很优秀,我们学生也一样,没有好坏是从学习上分出来的,优秀也可能是暂时的,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国家的有用之才,成绩好也不是最优秀的比如说中国人会读书外国人会发明,以中国人得思想读书才是最优秀的,但如今科技第一生产力,所以外国人懂科学,中国的读书人只好看着人家想学他一样,科学技术越高国家就是越富越有意争力,只要道德品质好斗士国家需要的,世界需要的。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而不是成绩好道德就好所以说成绩的好坏不能分别学生的好坏,德国人就是没有那么注重成绩,但他们国家的整体素质高于我国,德国注重技术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生活创造更过的物质财富成绩只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发挥创造力,所以说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只看成绩应该看道德,没有文化的是半成品,没有道德是危险品。
因此分数只是一个用来检验知识的工具,它不应该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一个人的精髓品质和心灵只能用心去感触,单纯地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这种方法是不可取也是不正确的,望教育工作者见之勉之!
5%A4%AB%EF%BC%8C%E5%B0%B1%E5%88%B0%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