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的主角芦苇

     白洋淀最出名的植物非荷花莫属,因孙犁先生之《荷花淀》,还因为暑日本地举办的荷花节。可我最喜欢的白洋淀植物却不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而却是淀区人民亲切称之为"铁杆庄稼"的芦苇。

     荷花只是在暑日季节眩耀自己的色彩,而其它季节白洋淀绝对主角应该是芦苇。春日,芦苇钻出紫色的苇锥,随春光渐暖,芦苇也快速生长,吐出油绿的叶片,这时节老百姓开玩笑说:不敢蹲在苇地里解手,怕飞快成长的苇锥钻了屁股。这时,孩子们会把芦苇顶部拨出来,掏出里层的嫩叶,做成尖状的苇笛,田野里就响起长长短短的笛音。及清明节,苇杆蹿到二尺来高。淀区百姓上坟祭祖把纸钱用土坷垃压在坟头顶上,俗称“压褂子”,水大的年头儿,苇地里的坟茔被淹了,人们就把纸钱挂到芦苇梢上,于是广阔的苇田里,白色纸钱迎风招展,给芦苇荡增加了空灵和诡异。至谷雨,这时的芦苇空心内分节的地方开始长膜,就如人之骨膜。这薄如蝉翼的乳白色苇膜有个妙用,就是吹笛子时覆在第一个笛眼上,据说这样吹出的音调才悠长韵正。到了端午节,芦苇笔直的干上伸展开了刀匕一样的苇叶,高度已人深。野鸟开始在苇丛中做巢,最常见的是“苇茑”,鸹噪地叫着飞出飞进,搭窝、生儿育女。老人们说看它们窝搭的高低,能判断当年水势的大小。

  秋日,芦苇开始枯黄,头上顶着空灵的芦花,阳光下,一片耀眼的银白。过去冬天白洋淀水田里是看不到芦苇的,放眼望去,大淀一马平川,河道里飞驰的冰橇就是白洋淀人们的"马"了。那时"寸苇寸金",苇子早被被割回去放在房顶上和场院里,等待勤劳手巧的女人们把它们变成工艺品般的席子或苇萡,芦苇就是淀区人民的银行啊!就连地里的已干枯的苇叶也大有用处,孩子们用木耙把叶子聚拢,装到麻袋里回去烧火作饭。现在芦苇不值钱了,也少有人家用它烧饭取暖,大片芦苇在水田中自生自灭,北风吹过,芦花飘荡,芦苇们像边摇头边回忆过去繁华时光,一片萧索气氛。可它们却成了冬日里大淀唯一的主角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邂逅白洋淀 文 小河七七 对于荷,我一直情有独钟。也许和自己的姓氏谐音,也许是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小河七七阅读 4,558评论 0 3
  • 文/梅春晓 一、白洋淀 “年”的脚步声近了,母亲的慰问短信频了。我愧疚,这本该是女儿的节奏啊!“每逢佳节倍思亲”,...
    梅春晓阅读 4,381评论 44 26
  • 就像平地一声雷,雄安新区声名鹊起。这段时间,国民议论最多的莫过于“雄安”了,网上有很多段子:应该再把霸州划进去...
    马儿在途中阅读 3,775评论 2 3
  • 我们先来看看标题的关键词“学习”,而且还要让你的孩子爱上学习,有的人会问,戴老师,若是你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的话。那...
    戴老师成长记录仪阅读 3,130评论 0 1
  • 本内容,摘自 《正念 专注内心思考的艺术》 如有侵权, 请联系摘录者 张林宝 微信 bob2004 。 每个人都有...
    正念教练张林宝阅读 5,01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