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画的女人油画,姿色丰盈更有成熟女人韵味,不愧是油画大师!
在画坛有这么一个现象,这是抽象派画家们说的,他说:“我不是抽象画家,我关心的是人的基本情绪的表达。”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他又是怎么样说出这样的话的。
还有写实派说:“写实主义不只是停留在画得像,更是上升到寓意哲理的一种手段方式。”这句话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其实不管是抽象派还是写实派,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道理,都会自圆其说,有一套他们的标准。
我们自然不能说他们其中之一说的不对,毕竟在中国,美女全对的,也没有全错的,只能说各有各的理,压根就不能用对错来衡量,就好比《易经》的阴阳文化,我们是阴阳文化的产物,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
作为艺术同样如此,任何事物道理都是一样,就看对待它的人怎么去看怎么去理解,同一件事不同的立场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等等,总之没有对错之分。
有人说你这个字是错的,怎么可能错呢,中国同样的字用在不同地方,意思就不一样了,你知道他的目的吗,你又不是他,所以只能观其大略而不能斤斤计较某一个字,某一个句子,得看通篇意思而论。
我们只能说抽象派和写实派都有他的道理,否则就不可能有抽象派的存在了,一件事物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或许在你这里美女意义,但是对别人是有意义的,总不能以点概面吧,就像好人和坏人一样,它都是相对而存在,其中的标准也很难判断,好人也做坏事,坏人也做好事,你能单纯地去判断好坏吗。
回到艺术上,艺术市场也包容了抽象派,甚至连“似抽象似写实”的风格也包容了,可见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就像大海可以容纳来自不同地方的水,不管是污水还是清澈的,都会包容和吸纳。
且来看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中的人物,从造型上看起来写实,在线条笔触等细节上是带抽象元素的,总之他们多多少少都有彼此的模样。
就拿当代画家刘刚来说,他画的美人不一般,在他的作品女人体态丰盈,五官精致、面目表情清晰,看着就是写实的做法,毕竟女人的样子和真人女模特很像,你能说是别的风格吗。
但是仔细去看他的笔触粗放、流动,尤其像是波涛一样在流动,粗放的点线面看起来好像有点儿很细腻了,女人肌肤就好比涂上了胶原蛋白一样,有点儿和真人有距离,更是像一个“塑料人”。
在写实中又有点儿抽象,女人的原本造型已经被扭曲处理了,在油画家刘刚的油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写实中又有点儿抽象的画,像个塑料的女人,但是她们逼真的形象又和真人模特一样,生动的表情,更有成熟女性的丰韵,还有点儿少女的青春活力,你不得不惊讶。
走进一看也会发现,女人身上的服饰,都有“塑料味”,这已经定型了,不见色彩线条的张力,这就是被扭曲的状态,还有女人的肢体更显得僵硬,只是眼神很灵活,可以体现出女人的情绪状态。
或许他想带给我们一个略显梦幻的画风吧,这样更能排除现实人紧张的情绪,让人让下一些不必要的包袱,舒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