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这话是不是很耳熟?这句欧美俗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愿意面对现实、自欺欺人的人。
这句话的流传范围之广,使得我一直以为,鸵鸟在遭遇危险时,真的会这么做呢。
至少从来没有想过去求证。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啊。
人家鸵鸟,不仅速度惊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奔跑,而且耐力感人——能以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轻快地奔跑整整十英里,除此之外,还有超强大的防御能力——身高体壮(约九英尺高,重达350磅),强健有力(一记踢腿的力量足以杀死一头狮子),请问,身怀如此绝技的生物,还需要用“把头埋进沙子”如此愚笨的方法来逃避敌人?
如果真的有的话,那可能是因为这只鸵鸟智商堪忧,而且绝对只是个例。不然的话,他们应该早就被大自然淘汰掉了吧。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那么“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鸵鸟确实是会把头伸进沙子里,或者平放在地面。
鸵鸟把头伸进沙子里,其实是一种养育技巧。处于繁育期的鸵鸟,会把鸟蛋埋进一个6到8英尺宽,2到3英尺深的大洞,父母轮流坐在其上保护他们,直到这些蛋准备腐孵化。“在这个过程中,鸵鸟父母一天中会有几次把头埋到记下,用喙轻轻地翻动蛋。”
而鸵鸟把头平放在地面,一种可能是在特殊情况下的防御措施:“一只筑巢的鸵鸟如果感觉到危险,可能会将头和脖子平放在地面上,希望潜在的捕食者不会发现它”,另一种可能则是借此听远处的声音判断环境是否安全(比如是否有沙尘暴)或者为了寻找水源。”
总之,真相是,鸵鸟的头和沙子沾边的时候,跟“逃避现实”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此俗语的产生,其实并不符实,不过是人类“以己之心,度鸵鸟之腹”的脑补过度罢了。
02-
俗语的形成,主要服务于人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情感和观点的表达,加之其流传甚广被世人所普遍接纳,因此即使在真伪层面存在一定问题,倒是也不影响其发挥帮助人类表达的功能。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是不加判别地就相信了“流传甚广”的言论,或是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就予以采纳,则容易丧失主动权而变成随波逐流者,最终可能发现人生走了很多弯路。
比如,我们知道“以德报怨”这四个字,并常常听到人们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道德高尚,于是,在面对伤害了自己的人时,可能会因为想要做一个别人口中“心胸宽广、道德高尚”的人而强压住心中的怨气,而“当然是选择原谅ta”。结果,自己心里不爽,伤害你的人看你如此“好欺负”更加有恃无恐。
比如,一个对学校教育充满了抗拒而向往社会的15岁少年,被“知识就是力量”“学历决定起点”的言论裹挟着,于是被迫继续留在学校浑浑噩噩度过了三年高中时光。如果他能了解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并不限于学校,而且明确自己不想要继续留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原因是“实在不适合”这种教育方式,那么,他可以提前终止学校教育而进入更大的社会中进行学习。这样,留在学校浑浑噩噩的三年,可能就转化成了对他来说更有价值的时光。
因此,对看似有道理的、或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观点,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
如何保持独立思考?我觉得可以从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开始。
● 多读多看,广泛涉猎。先有足够的输入和储备,才能随时调取合适的“材料”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行支撑或是反驳;
● 认识到世界是多维而非单一的。这样就不容易因为陷于固化思维中而屏蔽了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 看到跟自己觉得“有道理”/“反对”的观点相悖的事例时,先别忙着否定任一方。可以想想,这是特例,还是普遍?如果是特例,独特之处主要在哪里?如果具备普遍性,那么其合理处在哪里?
● 看辩论节目或是问答类文章时,可以先想想,如果自己是辩论选手或是答主,会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给出建议?不用太详细,从大框架开始。然后在看节目或文章时,将自己的想法与选手或答主的表述进行对比,学习其更厉害的思维方式和更有价值的观点。
● 要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尤其是在足够有安全感的环境中。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在“辩”的过程中,除了真理会越来越明外,我们的思维也在做着体操,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提升。
03-
至于“以人之心度鸵鸟之腹”,鸵鸟不会说话,被我们误解了也就算了。反正除了被不明就里的人觉得可笑之外,对其也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伤害。
但若是习惯于“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又不懂得坦诚求证,则容易使我们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受到伤害。
比如,一个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的母亲,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事物或观点“强加”于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认为其“有用”。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孩子对其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影响亲子关系。
比如,一个认定了“丈夫没有以前那么爱自己”的女子,会将丈夫的言行无端地作为“不够爱自己”的论据。当某日丈夫没有按惯例来接她下班时,她可能伤心欲绝,更加认定丈夫已经不爱自己了,殊不知,丈夫其实是利用这个时间去为其准备生日礼物了。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不把自己当成“镜子”的底色,而是看到真实的对方,十分重要。
如何了解到真实的对方?我觉得可以从坦诚沟通开始。
● 承认对方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彼此的差异。成年人,在任何关系中,企图得到对方全然的接纳、认同和满足,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必须承认,不管在形式上关系有多亲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没有人具备准确了解他人的能力,不管ta是你的儿女,还是爱人。尊重这个事实,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 看到自己的情绪和背后的需求。人际交往中,看似是某件事情或他人引发了我们的情绪,但其实并非如此。在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的理论,叫ABC理论。
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他认为: 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所以,当我们因为想要做某事或是因为某事引发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先别忙着行动。深呼吸几秒,然后利用这几秒快速询问自己:这件事情,是我的需求还是对方的需求?我强烈的负面情绪,是因为我启动了脑海里的既定剧本还是对方的真实意图?
这类似于先分辨一下头脑和真实,给“冲动”这个魔鬼一个缓冲的机会。
● 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并以开放的心态向对方求证。当不确定对方的需求或是真实意图时,不要瞎猜,勇敢询问。尤其是在与“重要他者”的关系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付出并未得到相应的反馈,或是对方的行为与自己预期不符时,先别忙着批判对方。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告知对方(注意,只谈“我的”感受和理解,而非“你让我感到如何”),并以“不评判、不预设”的心态倾听对方的回应。
我们习惯于以“我们以为的”来作为行动的基础,殊不知,很多时候那只是我们的“小我”为了喂饱自己而使出的障眼法。在这种以“我以为的”为导向的付出或是反抗中,也许爽一时,但其实是在透支关系的信任和亲密额度。
● 求同存异,积极创造。当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后,可能得到的答案依然让我们难以接受。比如孩子正处于跟母亲对着干的叛逆期根本不愿意沟通,比如丈夫因为妻子的不理解而不愿意坦诚回应。这时,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化解内心的不满。
首先,以善意而非恶意去理解对方的反应(避免进一步地正面冲突),并转换让人感到不适的场景,给彼此一定的空间;
其次,将聚焦点由揣测他人的意图转到关注自身的情绪和需求之上,进一步询问自己:我为什么非要对方给出一个【言语上的】回应?如果ta用行动来表达了,我是否可以接受?
再次,想想对方曾经给予你的快乐,尊重当前认识上的差异。并且学着转换看问题的角度,看到对方虽然没有以你想要的方式来对你好,但相信ta的本意并非要伤害你。
最后,给自己和对方时间。要想改变习惯了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对习惯了“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人来说不容易,对于要接受这种态度转变的对方来说,也不容易。因此,唯有保持觉察之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才能逐渐提升我们“看见”对方和坦诚沟通的能力。这虽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十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