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我难以相信这样的故事竟发生在1986年出生的孩子身上,一个仅比我大几岁的美国孩子身上。父亲对宗教信仰的忠诚和对家人的全面掌控,让人窒息;母亲就像附赠品一般依附并附和着父亲的任何想法,虽偶尔有分歧,但骨子里却是无条件的顺从与赞同;哥哥肖恩的虐待和侮辱,造成她日后学习生活的阴影。还好,有丝丝光明照进这昏暗的生活,哥哥泰勒无疑是塔拉人生道路的指明灯,他引领她感知音乐的美妙世界;他鼓励她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她最无助、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给她精神的支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塔拉自己,她经历了一场与家庭、与自己的彻底革命。这个过程必定是艰难的,充满痛苦的,要想顺利完成,必须经历身心的彻底洗礼,只有教育的力量,才能够做到。
有几次,我读到塔拉犹豫不决、想要放弃的段落,能够理解她的徘徊与彷惶,但更过的是敬佩她的勇往直前。
尽管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我没有感受到塔拉对她的父母有怎样的怨恨。相反,我感受到作者对她家人深深的爱,她真的爱她的家人。不管是专制的爸爸、还是附和的妈妈,甚至连恨她之入骨的肖恩,她统统都爱。她对家人的需要,超过她对哈佛的向往。不信你看,“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当你的认知与家人的认知没有交集,甚至完全相反时,想要改变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的。塔拉说,“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走出大山,她获得了全新的自我,虽然起初也要进行痛苦的自我斗争,我想这就是蜕变,成功的自我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