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英语教学应该“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此标准要求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建议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了提高这一目标,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有实际意义、可操作性的活动,通过活动进行,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促进“用英语做事情”的终极目标。
为了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组织一些有明确交流目的的、有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的活动。第三单元学完之后,根据教材3a “Children should/shouldn’t do chores”的问题设计,我设计了班级debate(辩论)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练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学以致用。
活动前一周,学生以组为单位,抽取任务,四个小组是正方,观点是“Children should do chores” ,四个小组是反方,观点是“Children shouldn’t do chores”。此外,还让学生趁着周末时间,准备素材,并上网查询辩论赛流程,熟悉具体操作步骤。比如“一辩如何立论”“驳立论阶段二辩如何驳对方立论”、“ 三辩如何质辩”、“自由辩论需要注意什么”以及“谁来总结陈词”等等。最重要的是搜集本方需要的英语语言素材,组内可以线上交流。消息一放出,学生都很兴奋和激动,布置这样的作业,比让他们总结短语、写作文受欢迎多了。又因为到校后要展示比赛,学生当然要有心准备了。
一个多星期的准备,周二晚自习的时候,比赛正式开始。赛前,学生拉开了桌子,把教室布置成辩论赛场的样子。总体上来说,两个班孩子做的都不错,但是因为19班准备更充分,因此,展示的时候也更精彩。辩论开始,双方一辩分别立论,辨明观点。接着,二辩用比较犀利的语言反驳对方论点,并对本方论点做补充,接着是三辩向对方提出问题:“If you don’t do chores, what will your room be like?”/ “I think doing chores helps to develop children’s independence,do you think so?”/ “Do you think it’s necessary to learn to look after yourself?”……问题犀利,不回答不行,回答就是陷阱。刚开始的时候,正方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自由辩论阶段,竟然被反方赶超。尤其是反方代表Mike和Bob,论据清晰有力,正方突然被“噎”的接不上去,最后获得了大家的掌上。
经过这次辩论会,无论是展示者,还是倾听者,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下,训练了语言,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也许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如此,能让学生幸福快乐的学习,是教育的生命含义。看到学生脸上的自信,快乐的表情,作为他们的老师,他们学习上的引路人,还有比这些更幸福的了吗?
尽管每组织一次活动,需要老师多倍的精力,但是学生的核心素样的发展,在一次次活动中,已经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