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媳妇的举动,惊呆了八十岁的老奶奶
文/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
中秋节,邻居王老太家大儿子携全家,回乡探亲。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团圆节,好不热闹。
吃罢了午饭,孙媳妇对王老太说:“奶奶拿一下你家的围裙。”
王老太以为孙媳妇要为自洗碗。于是,心里美滋的,脸上笑的像一朵花,从屋角一个架子上取下围裙,递到孙媳妇手中。心想,这孩子真懂事,知道疼奶奶。
只见围裙,在孙媳妇手中划着一条孤线,套围在了,年仅六岁曾孙女的身上。让小孩来洗碗。
王老太,眼睛睁的大大的,目光随着孙媳妇的手,也落在曾孙女的身上。
“呀!你这孩子,你这是要干什么”王奶奶急着说。
“您别管,您别管。”孙媳妇面带微笑,手柔柔推着奶奶的腰身,把她送到坑沿边,扶她坐下。在一边的孙子,笑迷迷看着她俩。只见孙媳妇倚着厨房门框,两手插到裤兜,回头向奶奶扮了个鬼脸。又扭过头,指挥女儿洗碗了。只见曾孙女,有模有样像个小大人,撸起了袖子,露出胖嘟嘟的小手,头致勃勃洗开了碗筷。
“唉!你们这俩个年青人,奶奶看不懂喽!一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金贵的!人家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摔了。谁家不是把孩子宠上了天。哪有你这样的妈妈,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做家务。你还笑,也不管管你媳妇”拿手拍了一下坐在旁边的孙子。王老奶心疼坏了曾孙女。
孙媳妇却说,“孩子,一定要从小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要让她知道,她也是家中的一员。一些大人能做的事,她们同样可以去做。要从小树立责任心,要让她们有所担当!”
常期以来,中国父母总觉得孩子小,大包大揽的为孩子做一切事务。因此,让孩子觉得理所应当然。甚至在成家后,依然需要父母照顾。因此,一些父母怨声载道。而追其原因一切根源,都是父母过度的溺爱,让孩子升成惯性。让他们觉得,父母为其做事,没什么不可以,也可能是天经地义。孩子不懂的尊重父母,使得他们伤透了心。想想为什么没伞的孩子会在雨中奔跑。
(二)
同事小芬的儿子雷雷,那年只有一岁零八个月,说话都不大清晰,只会叫妈妈。可却很爱帮妈妈做家务,不让做就不高兴。在小芬洗碗后。他会一边摇着小手,一边跺着小脚,执意要帮妈妈往厨柜里放碗筷。
小芬笑着看着这一切,于是拿着碗筷,护着他小心翼翼,和孩子一起把碗筷放到了碗橱里。然后拍着手,笑着说:“我家雷雷好棒呀!”孩子也乐的咯咯的笑。妈妈扫地,他也要扫。妈妈擦桌子他也要擦。那地肯定扫不开净,他前面扫,妈妈后面扫。对于孩子的一些好的举动,小芬从不阻止,而是进行鼓励,让孩子要坚持。
吃饭的时候,孩子也会把自己的小凳子摆好,把围嘴巾自己挂到脖子上,静静等着吃饭。
在孩子玩完玩具后,小芬一也定要求孩子把玩具放回原处。
孩子虽小,可在她思想上,慢慢有了这种意识。自己的事自己做,东西不可以乱扔。一个良好习惯的就这样养成,不能觉得她们还小,就不去做。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心血来潮去做,而是要持之以恒。这样在他们以后生活道路上,才能更好的完善自我!孩子的行为习惯,好似一个储蓄罐,你往里放什么,那里面就会有什么。
其实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动手能力,只是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而扼制了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伸手穿衣,动嘴吃饭的小懒虫,而让我们家长报怨不断。一旦孩子形成固有的思想行为模式,你会很难改变。你只能去承受他们的懒,给你带来的种种生活困扰!
(三)
我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闲余时间我常带她去图书馆,去书店买书。因为我本人也很爱读书。孩子常常被那些精彩纷呈,内容新颖的图书所吸引。在节假日,别的孩子都在疯玩,而她却能静静读一本书。因为在书中,有她一个小小世界。至今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学习好习惯,而很少吃零食。因为我常给她讲,市面上有许多是垃圾食品。她现在正长身体,吃多了会影响健康。我家孩子慢慢就听进去了,即便我给了她零花钱,她也会拿出多一半去买书,而很少去买零食。
我所讲的都是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有人说,写一篇育儿类的文章太难了。我却不然,只要你是一个生过养过孩子的家长,你仔细去观察。一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好的习惯,太多太多!